在傳統
化石能源中,天然氣是相對清潔的能源。在天然氣中,非常規天然氣(
致密氣、
煤層氣、
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具有改變能源結構和格局的巨大潛力。
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起步較晚,發展不均衡,現階段經濟性總體較差。致密氣雖已實現了規模開發利用,但資源品質總體偏差,目前可動用比例偏低。煤層氣初步實現了商業性開采,但高效、低成本開發技術尚不成熟。頁巖氣剛剛開始工業性先導試驗,因地質與工程條件較復雜,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天然氣水合物處于基礎研究和資源調查階段。根據工程院組織的百余名院士、專家的系統研究,有以下初步判斷:
判斷一: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非常規天然氣可以成為我國天然氣工業發展的主體。預計2020年產量將占我國天然氣總產量的一半,2030年將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改善能源結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初步評價,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致密氣、煤層氣和頁巖氣的可采資源總量29~36萬億立方米。
根據資源現狀和技術成熟程度,未來5~10年是我國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的關鍵期。
通過加快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加上常規氣和進口氣,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由2011年的4.6%提高到2030年的15%左右,將為改善我國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判斷二: 我國非常規天然氣發展擬采取“三步走”的路線,大力有序推進,加快發展。用20年左右時間,把非常規天然氣發展成為支撐我國天然氣工業快速、健康、穩定發展的生力軍。
從資源可靠性、經濟性和技術成熟性看,應對不同類型非常規天然氣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和對策。
致密氣現實性最好,是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的領頭羊,具備優先加快發展的條件。
煤層氣已有較好基礎,具備加快發展的現實性。
頁巖氣發展前景光明,需要扎實工作,應盡早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量優勢。通過加強工程技術攻關和先導試驗、引入市場機制和扶持政策等措施,扎實推進,盡早實現我國頁巖氣工業突破和大規模開發利用。
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前景廣闊,是潛在的替代能源,需積極做好超前準備,盡早實現勘探突破和商業開發起步,特別是在我國南海海域內的開發。
判斷三:政策扶持和技術創新是實現我國非常規天然氣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關鍵。國家應給予政策扶持和機制引導,確保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的有序健康發展。
1、加強機制引導,積極推動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有序、有效開發利用。非常規天然氣是我國的新興產業,專業分工性強,創新驅動性高,政策作用大,適合采用多元競爭和分工協作方式,積極推動,加快發展。建議在產業化初期,適度放開非常規天然氣市場準入,引入多元投資主體,鼓勵技術創新開發,培育專業化分工協作和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規模開發、技術進步和產業配套發展的進程。同時,考慮我國致密氣與常規氣常混合共生的特點,難于獨立切割,建議將致密氣比例在65%以上的氣區,整體按致密氣對待;建議建立
煤炭與煤層氣開采規劃的協調機制,完善煤層氣礦權管理制度;建議建立有效的頁巖氣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
2、給予政策扶持,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大規模開發利用。建議2020年以前,將非常規天然氣的前期研究和勘探費用沖抵部分上繳稅費,并免交探礦權和采礦權使用費,適當減免企業所得稅,對致密氣和頁巖氣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費用參照煤層氣稅費優惠政策執行。
3、重視非常規天然氣領域工程技術前瞻性探索,鼓勵自主創新,積極推動工程技術與設備配套發展。建議補充完善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加大對非常規天然氣領域基礎研究支持力度,擴大示范工程實施范圍,增設若干先導試驗區,攻克關鍵技術瓶頸,建立適合我國資源特點的開發方式;建議設立非常規天然氣工程技術重大科技專項,發展與我國地質和環境條件相適應的便捷、高效、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工程技術和裝備,為我國非常規天然氣大規模開發利用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