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億立方米的
頁巖氣規劃已經帶來概念股大漲,1000億這個數字又將帶來怎樣的瘋狂?
3月16日,我國第一部有關頁巖氣的專項規劃——《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其中2020年頁巖氣產量確定為600億~1000億立方米。去年,業界盛傳我國2020年頁巖氣產量目標為800億立方米,翟光明、戴金星、童曉光等院士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均指出該目標可能過高。
從“零”到800億,再到1000億,我國頁巖氣發展已然走上“跨越式”發展的道路。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也說:“人家是十年磨一劍,我們是五年磨一劍。”
發展加速度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天然氣,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目前,我國頁巖氣開發剛剛起步,尚未實現規模化開采。
國土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指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天然氣消耗將達到每年3000億立方米,如果頁巖氣產量達到1000億立方米,將成為我國能源的重要支柱。
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初步實現規模化生產,
勘探開發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
不過,剛剛起步的中國頁巖氣開發能否在短短4年之后快速發展,尚存質疑。
去年底,有專家透露,頁巖氣“十二五”規劃將提出2020年我國頁巖氣產量達800億立方米,該消息一度造成多只頁巖氣概念股大漲。
多位專家指出,國內非常規能源勘探開發起步晚,理論不成熟,技術也不到位,尤其是國外成型技術難以適用。
中國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謹慎地指出,頁巖氣要堅定不移加強基礎研究與先導試驗區建設。
在國家能源局3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司長張玉清也指出,《規劃》出臺的意義之一就是指導我國產業界在“十二五”期間攻克關鍵技術。
不過,張大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我國技術和國外先進技術還有差距,但也“并不差”,例如,我國致密油氣開采技術已經世界領先。他認為,我國完全有能力在“十三五”實現跨越式發展。
而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張金川對“跨越式發展”的解讀則是:“正常發展速度可能不行,但我國技術正以加速度發展。經過努力,有望實現目標。”
目前,
中石油已經在四川威遠鉆成中國第一口頁巖氣評價井,并
壓裂獲氣。中科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前副總裁賈承造近日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頁巖氣工業實驗進展不錯,預期很快會大規模開發。
開發新模式
一番“熱炒”之后,目前頁巖氣身價大漲,除了
三大油企之外,很多國企、民企和外企均表示了極大興趣。
根據張大偉的測算,按照頁巖氣產量達到1000億立方米測算,需要總投資在4000億~6000億元。
而根據《規劃》,為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頁巖氣開發將采取不同于以往油氣資源開發的模式——鼓勵包括外資在內的各類投資主體加入。
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頁巖氣成為我國第172個礦種。這意味著,頁巖氣作為獨立礦種,探礦權的出讓將采用競爭方式,社會資金有望進入,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
作為破冰之舉,國土資源部在2011年完成了第一批頁巖氣探礦權的招標出讓。據悉,今年還將開展一兩批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出讓。
張金川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此舉有利于打破壟斷、加快速度、有效利用資金。
“現在實際已經打破了壟斷,以前只有油企才能干的事,現在只要符合條件就能進入。”張金川說,目前政府對頁巖氣開發設置的門檻僅包括資金、技術以及相關資質。
在這樣政策的指導下,很多社會資本都已經或有意流向頁巖氣市場。據張大偉介紹,除油氣公司外,
煤炭企業、房地產企業等各類資本均表示了興趣。
張玉清則強調,國家在頁巖氣和天然氣管道建設上對民營資本沒有任何限制,并鼓勵民營資本參與,新疆廣匯就是個例子。他還指出,頁巖氣開發的機制創新將包括引入有實力的外資企業參與勘探開發,推動投資主體專業化。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石油、
中石化、延長石油集團等企業好消息不斷,在頁巖氣勘探開發方面不斷獲得“重大突破”。
“中石油不再是一枝獨秀的局面了。”張金川說,我國貴州、湖南、重慶等富有頁巖氣資源的省市都積極性頗高,一些省屬企業也已“躍躍欲試”。
對此,賈承造提醒,頁巖氣開發在技術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盲目“大干快上”,尤其是中小企業需要預防風險。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