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資進入頁巖氣領域存四大風險
頁巖氣近年來在非常規天然氣中可謂火爆一時,已成為全球油氣資源
勘探開發的新亮點。 隨著社會對
清潔能源需求不斷擴大,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 頁巖氣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伴隨著開采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頁巖氣勘探開發正由北美向全球擴展。
目前頁巖氣市場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未來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另一方面, 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 頁巖氣目前尚是新生事物, 尤其是民營資本進行投資時還需謹慎對待。
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及利用在產業政策、 核心技術、 價格機制、成本及經濟性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完善,這給市場主體投資頁巖氣產業帶來較大的風險。
風險一: 分布情況不確定, 資源勘探難度大。
目前, 現有頁巖氣資源量及主要分布區域基本上是依據美國頁巖氣地質資料或國內天然氣地質資料類比估算, 我國頁巖氣資源家底尚未摸清。 現階段在全國頁巖氣資源分布情況不清的情況下, 投資頁巖氣資源及勘查的風險也比較大。同時,地下礦產資源勘探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 高投入的經濟活動。資料顯示, 我國常規油氣鉆探出現干井或是不具經濟開發價值的油氣井非常多, 早期油氣鉆探的失敗率高達40%。 埋藏更深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更是高風險行業, 投資開采風險比較大。
風險二:定價機制影響經濟性
目前,國家未出臺頁巖氣定價機制。業內預測, 未來可能會參考常規天然氣定價機制。但是在我國常規天然氣領域,天然氣井口氣價非常復雜, 且天然氣井口價與城市燃氣價格由國家發改委嚴格管控,導致價格不合理, 出現工商業用氣價格偏高, 民用氣價格嚴重偏低的問題, 且出現相同熱值情況下天然氣價格遠低于
煤炭價格。從商品價值方面看, 沒有體現出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價值與天然氣規;瘧玫氖袌龈們r。
頁巖氣如果繼續沿用現有天然氣定價管理體制, 將導致頁巖氣勘探開發難以體現其經濟性, 使得頁巖氣應用市場的建設難以開啟, 最終將影響投資頁巖氣產業的經濟可行性, 加劇投資經濟性風險。此外, 國際油氣、 煤炭等其他能源價格的變化及波動, 也將會影響頁巖氣開發經濟性, 從而帶來投資風險。
風險三: 政策不明朗。
目前, 我國頁巖氣 “
十二五” 規劃已發布, 國土資源部也表示未來我國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管理的政策趨勢是 “采取競爭性出讓的方式分配探礦權與采礦權,并實施合同管理; 鼓勵多種投資主體進入頁巖氣勘探開發領域”。
但是, 我國在頁巖氣產業發展的具體操作層面上, 如礦種屬性、 礦業權管理、市場準入門檻及標準,以及相關稅收和補貼政策等方面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尤其是針對非油氣礦業權空白區塊的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政策, 尚缺乏法律層面的確認與政策依據。這為民營企業進入頁巖氣領域帶來諸多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 必將加劇投資頁巖氣產業的風險。
風險四: 技術研發及技術合作投入大。
目前,我國不完全具備頁巖氣開發核心技術,部分核心技術被美國企業所掌握。在這種情況下, 民營企業想要進入頁巖氣產業上游勘探開發的市場一般需要兩種方式:開展自主頁巖氣開發技術研發,或是與油氣開發的技術服務主體開展技術合作。無論哪種方式都將使企業面臨技術研發與技術合作方面的風險。前者需要企業加大自身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研發及創新投入,而大量研發資金的投入可能為短期內實現經濟效益帶來技術投資風險;后者則存在合作方技術水平不能達到特定頁巖氣區塊勘探開發技術要求的風險,也將可能面臨涉外商務合作、 談判,以及技術本土化適應性等風險。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