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層氣領域興“合縱連橫”
礦權重置一直被認為是阻礙煤層氣產業發展的因素之一,在煤層氣大省山西,這一問題尤為突出。截至2010年底,國家在山西省共設置煤層氣礦權面積約2.44萬平方公里,已設置的煤層氣與
煤炭礦權共重疊175個,總重疊面積2617.32平方公里,占全省煤層氣礦權登記面積10%。
不久前閉幕的兩會上,山西代表團集體提交了關于煤層氣“氣隨煤走,采煤采氣一體化”的建議,明確指出煤炭礦權和煤層氣礦權重疊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山西煤層氣產業發展最主要的問題。由于煤炭礦權與煤層氣礦權分置和大面積重疊,涉煤企業和涉氣企業在煤層氣
勘探開發過程中出現爭搶資源的問題,危及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和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
如何真正做到既統一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又兼顧資源地的發展,使擁有氣礦權企業與煤礦權地區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本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院企聯合辦公司
3月13日,由山西省煤炭地質局和潞安集團共同投資的山西金地煤層氣勘查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首個政府事業性的煤層氣專業勘查機構與大型能源集團合作成立的公司。山西省省長王君在《關于組建山西金地煤層氣勘查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報告》上批示:希望你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做大做強我省煤層氣產業作出應有貢獻。
作為山西省煤層氣勘探施工的大戶,山西省煤炭地質局完成了山西省40%的煤層氣資源勘查任務。業內人士認為,山西煤炭地質局在裝備、技術、經驗上的優勢與潞安集團得天獨厚的煤層氣資源優勢合作前景廣闊。事實上,除了與事業性煤層氣專業勘查機構合作,潞安早在2009年就開始與
中石油華北油田合作,在解決礦權重置問題、加快發展煤層氣產業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作業承包出成果
華北油田公司涉足煤層氣業務較早,是中石油主要開發煤層氣業務的兩家公司之一。2006年進駐沁水盆地南部以來,華北油田開始在中石油礦權區內開展大規模煤層氣勘探開發,并建成國內第一個探明儲量超千億立方米的數字化、規模化大型煤層氣田。
2009年,瓦斯含量高、抽采任務重的潞安集團開始與華北油田公司商談礦權重疊區煤層氣開采事宜,雙方決定貫徹“先采氣、后采煤,采氣采煤一體化”的原則,加快實施礦權重疊區的煤層氣開采,實現煤層氣和煤炭兩種資源的有序開發。2009年4月,潞安集團與華北油田在山西太原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潞安集團出資、華北油田作為作業方在潞安集團高河煤礦首采區內進行3口井的鉆井及煤礦瓦斯排采工作。
2010年,在先期合作的基礎上,潞安集團在李村煤礦出資,將該煤礦首采區內3口井交由華北油田實施鉆井及煤礦瓦斯排采工作。2011年5月,華北油田公司又成立了長治煤層氣項目部,按照國土資源部礦權授權,主要負責夏店—沁南區塊煤層氣勘探評價和規模開發工作。在同年9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華北油田和潞安簽訂了為期12年的煤層氣合作抽采及利用合同,潞安集團將規劃中的61口瓦斯抽采井項目交給華北油田公司實施。
華北油田公司表示,由于采取了與山西地方煤炭企業合作共贏的模式,華北油田在山西的煤層氣發展速度很快。今年1月,潞安集團又出資將礦權重疊區內5個煤礦“消除煤與瓦斯突出井”的井位部署、鉆井及部分
壓裂和排采工作交由華北油田長治煤層氣項目部實施。長治煤層氣項目部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通過友好合作,雙方增加了理解和信任,合作開發規模也逐漸擴大。未來我們還將在合適時機開展非礦權重疊區域的合作,共同將長治市打造成為煤層氣利用之都。”
合作帶來了雙贏。華北油田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通過“雙方投資、合作開發、利益共享”,不僅避免了礦權之爭帶來的各自為戰、無序開采和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提高了煤層氣資源利用水平,“同時在資源地注冊公司,增加地方稅收。通過在資源地進行煤層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逐步向煤層氣壓縮、液化、煤化工等工業、民用方向發展,使煤層氣產業鏈條在當地進一步延伸。”潞安集團也表示,與專業的煤層氣公司合作,不僅提前將瓦斯抽出,保障了煤礦安全生產,還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介紹,“
十二五”期間,長治煤層氣項目部在長治市預計總投資60億元,在夏店—沁南區塊探明儲量2800億立方米,建成產能7-10億方,到2015年實現年商品氣量5-7億立方米。
專家呼吁政策引導
從礦權紛爭到強強合作,市場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選擇。其實早在2006年,平煤集團、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等多家單位就共同組建了我國首家省級專業從事煤層氣抽采利用的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2011年,河南煤化工集團公司也與中石油煤層氣公司簽訂煤層氣開發合作協議,由中石油煤層氣公司為河南煤化工集團高瓦斯煤田煤層氣開采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煤炭企業與煤層氣企業的合作,為解決礦權重置問題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若要徹底解決礦權重置問題,促進煤層氣產業發展,還需國家從政策、體制等方面積極引導,首先要加大價格調節、財政補貼、稅費優惠力度,讓煤層氣開發“有利可圖”,企業才愿意進來;其次要積極引導煤層氣企業和煤炭企業合作,在5到10年內不開采煤炭資源的煤田規劃區內充分引導企業、社會資金開發,同時在煤礦區進行地面井下一體化抽采,這樣才能解決礦權重置問題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