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殼牌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一項合同,旨在開發四川境內的頁巖氣區塊,這也是允許國外公司在中國境內提取頁巖氣的首宗交易
過去幾年,美國和加拿大悄無聲息地享受開發有爭議的頁巖氣行業帶給其能源行業的提振成果,這為兩國提供了又一個天然氣來源。獲取頁巖氣的方式是水壓致裂工藝,該工藝包括在高壓條件下向井內注入沙子、水和化學物的混合物,將頁巖巖石打碎,并釋放出頁巖氣,沿井逆流而上,從而對其進行回收。在美國和加拿大成功提高其天然氣產量之后,該工藝近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旨在關注中國頁巖氣的潛力、在中國開發技術的挑戰以及中國目前的能源戰略。
頁巖氣為中國帶來巨大潛力
隨著近期對頁巖氣的關注度增強,中國獲益的潛在方式之一是成為在全世界尋求資金的多家公司的投資者。頁巖氣項目開發投資金額可能經常會達到十億美元,并且通常需要融資。由于中國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其現金較為充裕,中國成為這些項目融資的主要候選人。作為這些經濟可行性日漸增強項目的投資者,中國有望確保大量資源或利潤,也會提升其技術專長。
中國開發頁巖氣可能給國內帶來的潛在好處是巨大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具有開采價值的頁巖氣資源量龐大,居全世界之首。中國的頁巖氣資源量估計為1275萬億立方英尺。為說明其規模的巨大程度,作為全世界頁巖氣方面的領導者,美國可開采的頁巖氣資源量僅為482萬億立方英尺。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中國已確定的天然氣儲量僅為133.4萬億立方英尺,中國適當開采頁巖氣資源將使此項數據翻十倍。
目前,中國的天然氣消耗量非常低,電力生產以煤炭為主導。除電力生產以外,天然氣用途還包括供暖、烹飪、交通運輸和化肥。此種局面短期內不太可能顯著改觀,這是因為適當利用天然氣所必需的基礎設施開發將是耗資巨大且耗時的工程。然而,在當前消耗量較低的水平,中國的頁巖氣資源量潛力可能會持續逾一個世紀之久,據估計可能高達200年,因此其長期潛力引人注目。
礦物燃料消耗日益向加大天然氣使用力度轉變的潛力可能最值得關注,這將使中國能夠利用國內龐大的頁巖氣儲量,同時長期內降低對能源進口的依賴性。當前,中國的能源效率極差,導致污染嚴重。而天然氣是最清潔的礦物燃料,在用來發電時不僅比煤炭少產生約45%的二氧化碳,而且可以隨意開啟或關閉,不會造成任何損耗。
現實障礙:環境擔憂和技術轉讓
開發頁巖氣技術存在一些潛在缺點。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環境擔憂,因為進行水壓致裂在多個層面存在危害性。有一些對環境損害的擔憂,如由該工藝引發的地震,以及水資源損耗和可能造成的水資源污染,未來幾十年中國可能會面臨水資源危機,這些是非常顯著的風險;第二,提取、存儲和轉移頁巖氣所需的基礎設施開發的短期成本巨大;最后,雖然提取頁巖氣可能會增加能源來源,但保留這些資源,在以后更具價值的時候進行開采也許更為有利。
雖然水壓致裂工藝已存在了很長時間,但其開始具備經濟可行性且被廣泛接受,只是近期的事。相比較而言,中國目前在很多非傳統能源生產方式(如頁巖氣和油砂采收)方面缺乏專業技術和效率。盡管非傳統能源資源(如頁巖氣)的潛力也許相當巨大,但目前中國的基礎設施和適當利用這一資源的專業知識匱乏。促進利用這些非傳統資源潛力工藝的解決方案將是確保技術轉讓,以及從其他國家(如美國)獲得專業技術。
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有兩個重要目標:完善技術專長,增加自身能源儲備。同時實現上述兩個目標最理想的方式之一是,投資或收購缺少資金的國外項目,這將使中國公司從技術轉讓中獲益,并從本國領土范圍以外的地區獲取自然資源。由于目前中國資金充裕,此舉極為可取。兩個實例是2011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分別收購美國Chesapeake Energy Corp.運營的兩個頁巖氣項目33%的股權,以及收購加拿大油砂公司Opti。
然而,現實中不太可能在美國出現眾多大規模收購的情況,這么做的政治結果將導致企業和政客們不愿意批準中國進行如此敏感的投資。鑒于中國目前作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及其經濟困境的替罪羊,允許中國公司從學習技術專長并保留采收的部分資源中獲益將引起公憤。
清潔能源如天然氣以及生物燃料應該提高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權重。與可再生能源相比,清潔能源在應用技術方面更容易獲得。作為擁有巨大儲量的非傳統天然氣,中國有望像開采天然氣那樣對頁巖氣進行勘探。2006年以來,天然氣需求同比平均上升17.4%,2010年占總能耗的比重達到9%。根據美國的情況,這一比重可能會更高,達到總能耗的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