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
埃克森美孚、英國天然氣集團以及埃尼公司紛紛使用包括深海鉆探技術在內的最先進的技術對莫桑比克進行開發,并將其變成一個繁榮的能源中心。
東非能源開采的大躍進
西方一些能源公司及其在亞洲的競爭對手正在印度洋海岸線進行鉆探,深度達數千英尺。回報可能是巨大的,因為莫桑比克比歐洲能源巨頭挪威擁有更多的天然氣資源。
其實,不單是莫桑比克,像坦桑尼亞和肯尼亞這樣的國家也從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那爭取到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為他們尋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埃尼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卡羅尼近日對投資者說,“非洲將成為未來10年本公司生產的骨干力量”。
該公司預計,將花費500億美元在莫桑比克海域開發天然氣項目。但鑒于該項目的生產短期內無法進行,該公司已準備轉戰飛速發展的亞洲市場。
包括得克薩斯的阿納達科石油在內的其他公司,在莫桑比克也有數十億美元的石油及天然氣開采計劃。
近年來,全球能源產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去年在日本發生的核
泄漏事故,歐洲經濟危機時對替代能源補貼的削減,以
頁巖氣為代表的非常規化石燃料的盛行等。當然,東非能源開采的大躍進也是變化之一。
這些變化在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顯得尤為突出。現在,中國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能源消費國和二氧化碳排放國。由于人口眾多,自然資源難以滿足消費需求,中國仍然主要依靠煤炭發電。但是目前,中國在頁巖氣、水電、風電這樣的新技術領域也發展迅速。
尋找新的化石燃料
隨著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不斷增加,探索未知領域、尋找新的化石燃料迫在眉睫。而這也是抑制狂熱上漲的
油價的對策之一。
德勒公司油氣業務負責人阿迪·卡雷夫稱,“全球數十億人能源消耗的需求沒有減少。能源公司尋找
新能源儲備的能力就成了改變全球能源市場現狀的關鍵因素”。
當然,開發能源的手段是多樣的。
殼牌、BP就從加拿大開發的油砂資源中找到出路,實現了公司經營的多元化,保障了其未來的生產。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也逐漸掌握了其國內的資源儲備。
新能源開發也幫助很多國家減少了對外國能源進口的依賴,從而刺激了稅收和就業。
波蘭也在能源開發的熱潮中有所收獲。2009年以來,
雪佛龍和其他西方能源巨頭都在波蘭進行頁巖氣開采。新能源的發現對波蘭產生了重大影響。目前,波蘭80%的天然氣都要從俄羅斯進口。根據波蘭國家地質研究所預計,新能源的發現使波蘭的天然氣儲量至少可使用50年。
雪佛龍業務發展經理伊恩·麥克唐納德稱,“波蘭十分渴望建立自己的天然氣供應體系,這也是國家利益所在”。
目前,雪佛龍已開始分析可開采多少頁巖氣,并已獲許在波蘭東南部開發100萬畝土地。在明年年底前,該公司預計可探明該地區的能源儲量。
并非所有事情都會順利。歐洲的頁巖氣工業不如美國發達,
鉆井設備和勞動力等因素也會制約生產。
另外,公眾意見也會成為新能源開采問題之一。今年,保加利亞取消了雪佛龍的鉆井許可,同時禁止了頗有爭議的水力
壓裂法。水力壓裂法一直被環保人士詬病,法國也在去年禁止了該技術。
麥克唐納德說,“我們正向政府和社區解釋我們所做的工作,頁巖氣在經濟效益方面有巨大潛力”。
化石燃料的再次盛行對某些能源公司來說,可能并不是好消息。在替代能源領域,風能和太陽能目前無法與化石燃料抗衡。分析人士說,位于英國和德國海岸的風力發電場,其成本是化石燃料發電廠的6倍。
可再生能源遭遇瓶頸
歐洲政府迫于經濟危機大幅削減可再生能源補貼,此舉也給能源行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包括維斯塔斯和德國Q.Cells在內的公司正面臨來自亞洲的強大對手的競爭。
普華永道在倫敦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潔技術主任羅南奧·里根說,“金融危機使得政府不愿再為可再生能源投資”。
經濟形勢的變化迫使綠色能源公司要竭力適應現狀。面對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全球價格下跌,分析師預計,行業大亨將進行收購和并購以鞏固其市場地位。根據普華永道的統計,去年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收購總額達53.5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40%。
目前,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傳統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紛紛投資綠色能源項目。這些傳統能源公司將目光投向歐洲和北美海岸的風力發電場項目。在過去18個月,雷普索爾及其競爭對手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都宣布,將在歐洲北部投資風力發電項目。
繼日本核事故后,核能的吸引力大不如前。據統計,事故發生前,全球有440個核反應堆在運行,另外還有558個核電站正在籌劃中。
而現在,日本幾乎關閉了所有反應堆。德國和意大利也宣布,關閉核反應堆并取消核設施建設計劃。亞洲國家的核電站數量比較龐大,但是分析人士說,這些亞洲國家在過去一年也放慢了核電站建設的步伐。
巴黎凱捷集團能源、公共事業及化工全球業務主管克雷特·勒維納稱,“雖然發展速度放緩,但中國和印度仍致力于核能的建設”。
由于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這樣的低碳產業前景暗淡,人們開始擔心化石燃料的再度興起可能會讓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化為烏有。
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盡管很多國家經歷了經濟危機,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還是上漲了5.9個百分點。
隨著許多國家經濟的復蘇,化石燃料使用的增多必會使碳排放量上升。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氣候中心負責人丹·拉瑟夫說,“新礦藏的發現改變不了我們對氣候的要求。我們不能無限期使用化石燃料”。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