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丝丝不挂,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我的小后妈韩剧在线看免费高清版,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南海周邊5國發力爭搶油氣 中國或喪失6成資源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2-05-29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關注度:0]
摘要: 南海周邊5國發力爭搶油氣 中國或喪失6成資源 南海寶藏 失去南海就相當于失去中國油氣總資源的三分之一 海域被瓜分,島礁被侵占,資源被掠奪,安全受威脅這是中國海洋權益形勢面臨的四大問題。 ...

南海油氣

南海周邊5國發力爭搶油氣 中國或喪失6成資源

 

    南海寶藏

    失去南海就相當于失去中國油氣總資源的三分之一


    海域被瓜分,島礁被侵占,資源被掠奪,安全受威脅——這是中國海洋權益形勢面臨的四大問題。

    海洋重要,早在2500年前,希臘海洋學者狄米斯托克利就曾預言:“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時至今日,人口爆炸、能源短缺,“饑餓”的人類越來越依賴海洋。1960年,世界上只有12個國家在海上采油,產油量1.9億噸,占石油總產量的9.2%。而現在,幾乎所有的瀕海國都行動起來了,海上鉆井數量達3萬多口,產量已占石油總產量的1/5強,產值超過2000億美元,占海洋經濟總產值的70%以上。

    然而近現代以來,中國對海疆權益不甚重視。海洋國土一直沒有納入國家的經濟區劃版圖。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共做過3次大的經濟區劃,3次都沒有把海洋國土納入到經濟區劃中去。國務院2010年底下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提出,鑒于海洋國土空間在全國主體功能區建設中的特殊性,將另行頒布實施《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但該規劃至今尚未頒布。

    南海是中國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海區,但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海的資源戰略意義被肯定以來,這片空虛的戰略要地迅速被周邊其他國家搶奪。

    中國一直堅持“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但中國的“高度克制”并未換來周邊國家同樣的態度。迄今為止,南海周邊國家已經在南海開了1380口油井,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從中分得一杯羹。

    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海洋能源安全。新華社披露的數據顯示,失去南海資源,相當于失去中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

    南海,不該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強化海權,制定科學的南海能源安全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緊迫性。陸海統籌,應該成為未來中國追求的方向。

    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遠期分析認為,從現在起到2025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石油消費預計將平均每年增長3%。如果照這種趨勢延續,這些國家的石油需求將從2002年的1510萬桶/天上升到2025年的近3360萬桶/天。

    周邊國家對能源的渴求,使得近在咫尺的南海炙手可熱——這片海域的石油儲量高達418億噸,天然氣儲量75539億立方米,還有豐富的海底可燃冰儲量,有“第二波斯灣”之稱。

    近30年來,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加強對南海的開發和利用,開發步伐也從近海大陸架向深海持續推進。一份西方知名石油公司提供的報告顯示,上述五國已經與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鉆探了約1380口鉆井,年石油產量達5000萬噸。這個數字相當于中國大慶油田最輝煌時期的年開采量。

    南海不但資源豐富,還是亞太地區海運的“咽喉要道”,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如果按噸位計算,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各國商船隊需要通過南海,通行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是巴拿馬運河的15倍。數據顯示,在國際貿易的航運中,原料和糧食的運量占總運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和石油產品約占55%,鐵礦石約占10%。

    具體來看,日本、韓國、臺灣地區從中東、非洲、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進口的原油,80%以上需要經由南海運輸;從南非、越南等地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和煤,也絕大多數需要走這條線路。可以說,韓國2/3以上的能源供給、日本和臺灣地區60%以上的能源供給都依賴南海的“生命航線”。中國也有80%的原油進口是經由南海運到國內的。

    因此,無論是從能源、航線,還是地緣政治出發,南海都被視作“重中之重”。不僅周邊國家把這里當作“冒險家的樂園”,即便是美國、俄羅斯這樣“遙遠”的國度,也想在南海海域爭取“泊位”。

    “中國對海域主權主張3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渤海有3萬、東海有30萬、南海有120萬,超過一半與周邊國家有爭議。”中國海監總隊一位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陸地劃界基本劃定了,但是海上疆域,只劃定了北部灣灣口以內部分海域,相當于應劃定界限的7%。有大量的海域沒有劃定,是造成海上糾紛的重要因素。”

    南海資源的既得利益者

    如今,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已同西方國家合作,從油氣開發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越南依靠白虎油田等,已經成功從原油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

    南沙海域被周邊國家各自劃分了彼此重疊的招標區,不斷擴大勘探范圍,且大部分區域在中國傳統海疆線即“9段線”之內。

    在上述五國中,越南與中國在南海的權益爭奪也最為激烈。越南1977年公布的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進入中國傳統海疆線內達100多萬平方公里。

    目前,越南已經在南海劃定185個區塊,很大一部分區塊屬于中國的西沙、南沙海域。憑借這些招標區塊,越南與50多個外國石油公司簽訂了石油勘探和開發合同。“越南在南海開采的油氣資源產值,保守說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9%以上,也有數據說占30%。”上述海監官員說。

    截至2008年,越南已從南沙共開采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250多億美元。越南也因此成為南海爭端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馬來西亞近年來也劃出多個深海油氣區塊進行招標,是在南海開采油氣資源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其在南海石油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天然氣近1.5億立方米。“馬來西亞在南海開采的石油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以上,擁有油氣鉆井最多。”上述海監官員對記者說。而且,馬來西亞出口石油的70%來自于中國南海傳統海疆線內。

    菲律賓是在南海“動手”最早的國家,1946年便盯上南沙群島。普遍認為,菲律賓就是為了石油才顯得如此迫不及待。因為,在南海周邊國家中,菲律賓面臨的能源供應問題最為嚴重,其石油總需求量的95%依靠進口。1976年,菲律賓開始對外進行南海油氣勘探開發招標。據上述海監官員介紹,目前,菲律賓在南海開采的油氣,可以滿足國內40%的使用。

    文萊宣稱的專屬經濟區,與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專屬經濟區要求均有重疊,屢有爭端,但文萊也從未放松在南海的油氣開發。該國僅與殼牌公司合資建設的海上石油平臺就超過240座。得益于近海石油的生產,文萊人均GDP位列全球第五位。

    印度尼西亞的油氣生產也有20%來自南海海域,其開發的納土納氣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氣田之一。據報道,從1990年起,納土納群島每年可生產大約800萬噸液化天然氣。從2001年開始,印度尼西亞已經通過海下400英里管線將納土納島生產的天然氣運輸到新加坡。

    “相比之下,中國對南海油氣資源的開發進展緩慢,甚至在南沙群島沒有一口中國油井,沒有開采一滴石油。”上述海監官員對記者說,這是由于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沒有技術能力開采,有了技術之后,中國考慮到嚴峻的國際形勢,采取了克制的態度。周邊各國在南海開采資源的背后,實質是通過開發控制海域,“中國海洋權益形勢面臨四個問題:海域被瓜分,島礁被侵占,資源被掠奪,安全受威脅。”

    業內人士認為,在中國海域油氣總資源中,南海中南部油氣當量地質資源量占53%,可采資源量占66%,若被他國掠奪,中國海域將失去約2/3的可采油氣資源。

 

sub_page_cippe


    外國公司搶“泊位”

    實際上,中國南海周邊的五國,都是通過利用外資方式對南海油氣資源進行開發的。世界權威能源咨詢機構HIS公司2002年的數據便顯示,上述國家對外售出的合同區塊共143個,區塊總面積達26萬平方公里,共發現約240個油氣田,已探明石油可采量14.7億噸,天然氣4.1萬億立方米。

    在南海海域,不僅可以看到上述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還可以看到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石油跨國公司,比如英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道達爾公司、埃尼石油公司、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日本帝國石油公司、三菱石油公司等。

    “這體現了南海問題的復雜性。發達國家石油公司介入南海,形成了利益捆綁。”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征庚圣說。投資南海,被認為給發達國家介入南海爭端提供了跳板。

    比如,日本的一家企業擁有越南東方油田64.5%的股權。日本前外相岡田克就曾公開表示,“日本對南海問題不能毫不關心。”

    除了日、美、俄等傳統在南海活動的國家,印度也試圖加入,在南海建立自己的“泊位”。一個發人深省的外交事件是,2011年10月11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和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分別出訪中國和印度。中越兩國簽署了一份“妥善解決中越海上問題”的協議。然而就在一天后,越南就和印度簽署了兩國海上油氣開發的相關協議。

    這種外交安排頗費心思。印度為何不顧中國反對,執意卷入南海爭端?

    在軍事專家張召忠 (微博)看來,首先因為印度缺石油;其次,越南也是印度東進戰略中的一個支點。“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游戲。”張召忠說,印度跟越南簽協議,繞開中國,無視中國與越南在南海的爭端,如果這個游戲成功了,有可能會成為一種模式引入到南海,別的國家可能也會跟進。

    事實上,5月12日,印度多家媒體報道稱,由于“技術原因”,印度國有石油公司已決定退出和越南在遭中國反對的南海128號油氣區塊的合作勘探。印度媒體對此表現出非常遺憾,印度報業托拉斯聲稱,這將影響到印度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存在,“新德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主權問題不動搖,經濟開發不放松

    專家認為,中國在南海的被動局面很大程度上與開發進程的緩慢有關。如果等到南海爭議解決了再去開發油氣資源,中國可能就拿不到油氣資源了。

    “我們在南海問題上,不僅要盯住主權,還要盯住產權。既要國家利益,也要實際的經濟利益。”征庚圣向《中國經濟周刊》指出,絕不應該拿主權換經濟利益,但在主權爭議可以暫時擱置的情況下,一定要追求經濟利益。“也就是,主權問題不動搖,經濟開發不放松,小動作不折騰。”

    征庚圣認為,眼下南海問題的當務之急是訂立跟周邊國家共同開發的安排。“從經濟學的角度,南海油氣資源可以被視作‘俱樂部產品’,區別于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俱樂部成員,也就是周邊國家可以來談產品的分配。而非俱樂部成員,不可以參與。就像俱樂部的運營一樣,這當中也需要一套‘管理規定’。”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安應民也認為,各方在南海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為對油氣資源的開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對解決各方之間的利益糾紛不失為一個有力的方案。當前需要努力的是將南海共同開發制度化,即南海周邊各國通過交易、協商確定適當的行為準則,重塑區域行為體的利益與政策,實現相互信任、集體認同和共同開發。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可以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共同合作到世界主要海域開發油氣資源,當然也應該在南海尤其是南沙爭議海區的一些協議區塊合作開發那里的油氣資源。”安應民說。

    安應民認為,南海油氣開發,可以劃分相應的開發類型和區塊,并借鑒國際上有關爭議區域共同開發的成功案例,選擇一些共同開發的管理模式。比如,聯合經營管理模式,兩國分別授權石油公司進入共同開發區域,通過訂立聯合經營合同的形式進行勘探開發。

    事實上,據法新社報道,菲律賓菲萊克斯石油公司正同中海油協商,尋求在南沙群島附近的禮樂灘聯合開發油氣資源。

    “5月9日,中海油‘南海石油981’在南海首鉆,是一個契機。我們是不是選擇在南海自主開發石油?至少,我們掌握了更多的優勢,在合作談判中可以向對方施加壓力,有比較優勢的,我們多拿一點份額。”征庚圣說。

    南海聚寶盆

    油氣資源:南海中南部油氣當量地質資源量占53%,可采資源量占66%,若被他國掠奪,中國海域將失去約2/3的可采油氣資源。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水下階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積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產地。

    水產資源:南海海洋魚類有1500多種,大多數種類在西、南、中沙群島海域都有分布,很多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海龜、海參、龍蝦、螺、貝、海帶等都很豐富。

    植物資源:西、南、中沙群島島礁陸地總面積不過10多平方公里,但生長著200多種高等植物。

    海鳥資源:大部分島嶼上,林木茂盛,四時如夏,島嶼周圍廣闊的海面上有豐富的海洋食料,吸引著大批的島類在這里繁衍生長。各個島嶼上的鳥類共計有六十多種。

    礦產資源:南海蘊藏5萬億噸以上的錳結核、約3100億噸鎂、170億噸錫和銅、29億噸鎳及錳、8億噸鈷、5億噸銀、800萬噸金、60億噸鈾、250億噸重水等比陸地豐富得多的礦產資源。

    動力資源:南海蘊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溫差能、密度差能、壓力差能等海洋動力資源,若能科學地加以利用,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將不可估量。



 

[復制 收藏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山县| 固始县| 固镇县| 韶关市| 天长市| 通化市| 资源县| 普陀区| 文昌市| 岗巴县| 亳州市| 昭平县| 怀来县| 桐城市| 合肥市| 若尔盖县| 于都县| 女性| 弥勒县| 民丰县| 富锦市| 大余县| 烟台市| 夏邑县| 绵阳市| 灵山县| 那曲县| 湄潭县| 赣榆县| 连州市| 象州县| 垦利县| 汝阳县| 大埔区| 称多县| 应用必备| 枣强县| 黎城县| 托克逊县| 洛扎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