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嚴重氣候變化的戰斗已經露出了敗相。環保運動和能源產業在不遺余力地就核能和油沙等問題激烈爭論,卻沒有看到更全局性的問題。
同碳排放構成的威脅相比,旨在減少碳排放的現有政策還很不夠,而綠色環保運動和能源產業幾乎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些碳排放中的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和印度等國家以
煤炭燃料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導致的。除非能找到一種廉價且能快速應用的替代燃料取代煤炭,否則要安全地控制世界范圍內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
盡管綠色運動剛開始可能會把
頁巖氣當做這場戰役中的敵人,但它實際上可能會成為朋友。如果有正確的生態保障措施,廣泛開發頁巖氣資源可能是實現迅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這個目標的最佳途徑。而為了維持地球上的宜居環境,迅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們所必需的。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已明確表示,如果維持現有的能源政策不變,我們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將碳排放導致的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3.6華氏度)之內的努力將告失敗。實際上,2011年,全球因燃燒化石燃料而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16億噸,創歷史新高。鑒于碳排放量在以每年10億噸的速度增長,控制溫度上升的目標很可能會達不到了。
頁巖氣革命可能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長速度,讓人們重新看到把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希望。頁巖氣在全球分布廣泛,開發成本低,具有很多同煤一樣的能源優勢。如果開發得當,頁巖氣可能會在一二十年內取代煤,成為主要燃料。
通過開發頁巖氣,替代煤炭,我們又可以看到減緩,甚至逆轉二氧化碳排量增長的前景了。同煤炭相比,頁巖氣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少一半。因此,如果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能大規模使用頁巖氣,那我們就有可能改變二氧化碳排放的趨勢。
廣泛使用頁巖氣將會為地球爭取到寶貴的時間,用以開發其他可再生能源,以便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現有的可再生能源在減緩碳排放方面的效果,都不如用頁巖氣取代煤炭。
只要看看中國,就可以知道頁巖氣的巨大潛力了。中國的頁巖氣資源儲量全球第一。在其最近的五年計劃中,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個龐大的頁巖氣開發計劃。中國的頁巖氣產量將由2015年的65億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000億立方米。如果中國到2020年能產出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還有什么理由懷疑它的產量不能在2030年達到8000億立方米呢?
這個開發計劃在規模上堪比美國的一個項目。2001年,頁巖氣只占美國天然氣產量的1%,而到2011年,這一比例已上升至37%。
中國顯然能實現這些目標,特別是考慮到各種新技術以及大筆國家資本的投入都已具備。中國政府也把工作集中在這個方向。這是相信中國可以達到上述產量目標的另外一個原因。8000億立方米的年產量,再加上能源效率大幅提高,將讓中國得以放緩、進而終止其煤炭擴張計劃,并最終徹底結束其對
火電的依賴。
在鼓勵中國、印度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放棄煤炭轉而使用頁巖氣方面,美國可以發揮關鍵作用。美國國務院已經發布了一份《全球頁巖氣倡議》(Global Shale Gas Initiative),協助將專業技術轉讓給其他國家,確保這種新資源能得到安全開發。美國還可以主導制定一個新的、可靠的氣候變化戰略,讓頁巖氣的使用在中短期大幅減排的工作中發揮推動作用。
這個戰略將包括在全球設立一系列頁巖氣信托基金,以便傳播信息和和專業技術,并協助進行監管能力的建設。這個戰略還應包括推動和促進逐步減少煤炭的使用和全球煤炭貿易,并在整體上對煤炭行業給予補償。
限制煤炭生產和煤炭貿易之所以很關鍵,是因為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它將表明西方取代煤炭的決心。其次,我們將可以把社會、監管以及商業方面的專業技術推廣到其他國家,鼓勵他們限制煤炭生產和煤炭貿易。最后,它將使煤炭價格提高,鼓勵各國放棄煤炭轉而使用頁巖氣。
當然,西方的煤炭行業會抵制對他們的限制。但頁巖氣變得日益廉價易得,無論如何都會逐漸削弱煤炭的盈利能力。對煤炭行業,可以從商業的角度加以說服,讓他們意識到,同繼續做煤炭相比,接受補償并轉入頁巖氣行業是更好的選擇。
在世界范圍內圍繞限制煤炭開展的成功合作是構建可靠的國際聯盟的基礎,這將進一步推動能源體系的無碳化,開發不僅限于頁巖氣的更多
新能源,建立完全可再生的新經濟模式。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