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京】:各位代表,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粟京,這次我想給大家交流一下
海洋石油981設計建造過程中,我們跟很多的承包商、合作伙伴回顧一下設計建造過程,我的一些感受體會。
中海油合作單位和我們承包商共同把981建造出來,有什么經驗分享,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共贏。
非常高興看到幾個主要承包商的代表坐在這里,如果我說得不對,大家可以給我補充。
我先把這個項目給大家介紹一下,如果說頭一次接觸這個項目不太清楚的話。我們中海油從04年開始醞釀要建造一個深水半潛式
鉆井平臺。剛才趙總把中國海或者叫深海油氣資源的趨勢給大家做了介紹。我們中海油下一步的增長應該往深海方面發展,因為從國際的情況和國內來看,深水油氣資源是以后能源的增長點,所以希望造一個滲水鉆井平臺。我們當時在04年最早想要按照一個設備,買一個國外設計建造的深水鉆井平臺。到了06年的時候,中海油最高層領導,副總還有周院長,他們想到了,這么大一個項目,在國際上是一個有標志性的項目,應該說立足于國內完成。因此把這個項目希望在國內設計建造,引起消化吸收這個項目。我們從06年開始真正從工程項目建造,到2011年把它建造了出來。
它工作作業的水深達到3000米,是什么概念?現在國際上我們在開發的難度來說,現在開發最深的油氣資源也就是2000多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鉆的井是能夠開采的石油最深了,達到了世界最頂級的水平。
第二,它的鉆井深度,能達到1萬米10公里,能力相當大。
第三,可變載荷9000噸,我要做一個深水鉆井的話,需要帶液體設備、水、油、
鉆桿等等,國際上同類平臺到現在為止可變載荷是七八千噸。
剩下的主要參數、主機、推進器等用的設備,在同類平臺來說它都是最高檔次的。
我們中海油想,第一我們要建第六代的深水平臺。同時我們中海油要有平臺設計的自主知識產權,我們申請了很多專利。從半潛式鉆井平臺現有的設備,現在我們有南5、南6、南2,到現在為止最大的作業水深在300米到500米之間。這樣顯然要在南海開發深水的資源,顯得力不從心。300米是在這一代,也就是1970年代的水深。國外不斷的發展來說,現在鉆井的深度達到了3000米,但國內真正意義上造過一條半潛式,鉆井3號,86年造的,從那以后國內沒有設計和建造過半潛式平臺。從設計建造一條龍做下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沒有再做了。因此我們國家想從300米水深一步跨越到3000米,這個難度可想而知,但我們一定要做。
我們可以看一下,從第二代到第六代,花了45年的時間。我們中海油當時是06年開始造的,到2011年底把這個船造出來,花6年時間趕超國際上的先進水平,這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整個平臺設計建造過程,劃分成五個階段,從設計到建造一直到調試,現在已經投入使用了。可能今年在3月份的時候,如果關心一下媒體的話,報道比較多,現在981已經正式開鉆,今天在井位進行作業,從運轉的情況來看是比較良好的。
這個項目剛才提到,國內從第三代的水平到第六代這么一大步的跨越,經驗也好,各種能力也好很欠缺。分析一下我們要突破第六代鉆井平臺的關鍵技術,有很多難點要解決。本身這個平臺是一個工程項目,但列入了國家863計劃和國家重點專項課題,這么大的一個項目不是中海油一家,應該從國家層面上解決這個問題。很高興國內很多企業包括船廠、研究所、高校、民營企業和我們一起共同努力,解決了很多的難題技術,把這個平臺造出來了。我們跟這些承包商是怎么樣合作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什么體會?我們大家把國家這個重大的項目完成,同時我們國內的企業得到了發展,使我們國家高端
海洋工程裝備進入了這么一個水平。
主要合作單位有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上海
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江蘇亞星錨鏈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等,還有很多企業,我們沒有列上來。
這兩張圖片展示了這個項目得到了比較高層的重視。08年的時候,溫總理在外高橋考察的時候,王總給他介紹981的情況。這是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考察981的項目。
要建造這么一個平臺,有多少難處?需要做些什么工作?要怎么樣跟合作伙伴解決問題。我們有20多年沒有完全系統設計的平臺,因此從我們的經驗和能力來說,是比較欠缺的。80年代我們設計了勘探3號,老同志退休了,新同志能不能勝任這個工作,是我們擔心的問題。第二就是建造,這樣第六代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國際上能獨立建造的平臺的國家也不多,主要集中在韓國,還有新加坡一些船廠。歐洲的一些船廠也很少。國內我們在這方面,也是很欠缺。從設計建造來說,這也是我們一個難處。
另外還有一些附屬構件,現有的設備要用到最高端的深水式半潛式平臺來說,質量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用?這也是我們項目組成立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的幾個問題。
整個情況,從現在來看,圍繞著碰到的問題,跟船廠、高校、研究所、民營企業一起聯合研制,把鉆井平臺的設計,當然了更多的是詳細設計,基本設計是聯合基本設計,這個設計必須得到美國船級社和中國船級社的認可。
第二,我們要把建造的過程建造的方案拿出來,要能夠切實可行,把這個平臺平穩安全的建造出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主要關鍵點。同時,通過這個項目,要讓國內的設計單位、建造單位,達到國際海洋工程高端領域的行列。
主要的成果,第一我們把平臺建造出來了,達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同時,形成了自主設計建造能力,我們有能力進入到國際上這方面領域的行列,帶動了國內相關的配套企業設備的一些發展。從我們的機電儀包括通訊、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有一個比較詳細的,R5超高錨鏈的研制,這是民營企業的案例。
這兩張照片就是現在半潛式鉆井平臺,這是在出塢的照片。這個就是R5超高強度錨鏈,這個錨鏈是海洋工程鏈,跟一般的錨鏈不一樣,技術要求比船用鏈高很多,在此之前最高的級是R4級,R5比R4提高了16%,這個難度是很大的。
我們一共取得了20多項專利,通過這個項目,我們和伙伴申請了很多專利,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平臺不但要造出一個工程項目,同時在科研或者在知識產權保護來說,也做了很多的工作,這是我們各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是我們生產規范的證書。
回過頭來,把主要幾個承包商和我們怎么樣解決難題的過程講一下。第一是設計過程。剛才幾次提到過設計從上世紀80年代以后,這么系統完整的設備沒有做過。因此當這個項目成立的時候,對我們國內的一些設計單位做了調研,包括曾總做了很多的工作。當時我們確定這個工作由我們708所完成。當時勘探3號的同志退休的已經退休了,有的已經不在了。要基本設計從概念上來說比較欠缺,因此我們跟國外知名的承包商進行聯合的基本設計。因為它以前有一個母船型,但我們主要目標是在南海,當然我們也可以東南亞沿海和西非海域作業,南海是我們的特定戰場,南海有一個特征就是臺風,因此我們這個平臺要適應南海臺風的環境,同時還有一個很強的內波流。如果照搬國外的平臺肯定不行,因此我們跟國外知名的承包商進行聯合設計,讓他們做了很大的改進,這樣的話,在南海能夠高效安全作業。在此期間,要解決很多的難題,通過解決的工作,我們把平臺基礎設計和詳細設計做完了。我們工程項目組從項目成立或者開始,就邀請了我們708所的很多同志到我們項目組來一起去美國,跟美國承包商進行基本設計。之后,我們又給708所一個工作,擴展基本設計,在基本設計的基礎上,不夠深的,還要繼續做。在所有難題解決之后,再做詳細設計。通過這么一個合作的過程,把708所從設計能力上一下子提高起來,完成了先進的平臺設計工作。通過我們項目組來引導或者提出我們的要求,通過我們的承包商共同解決。
這是展示的一些成果,這是設計圖紙,包括錨鏈分析、動力定位分析、系統集成的一些成果,這都是一些強度計算的成果。
那么建造怎么做?當時國內也有一些船廠說“我們也可以建造
海洋石油981”,就我們來說非常慎重,我們跟誰合作?我們走了兩步,第一步請美國船級社,他們有一個公司對國內主要的廠家進行了調研,給我一個報告,幾個主要廠家的能力,他們的經驗、積極性給一個報告,之后在這個基礎上,06年我們自己又去做了調研,把國內有興趣投標的廠商進行了考察。最后得出一個報告,報我們總公司領導,我們看到外高橋船廠有很強的實力,綜合評價來說,這個項目我們認為外高橋船廠能夠承擔,最后我們授予外高橋船廠。當然他們經驗不足怎么辦?我們工程項目組和中海油盡可能幫助他們。這其中也有很多的曲折過程和難處,時間關系不能一一列舉。
我們通過這個項目,建造完這個平臺之后,如果再建造同類的平臺或者是海洋工程裝備生產平臺的時候,外高橋船廠我想有能力承接更多的項目。這就是我們做的主要成果的展示,這是我們安裝過程的照片。這是井架吊裝過程,想了很多辦法,這么高的井架,很小的井架要對位對得很準,難度很高。
這是整個建造過程,先把小的分段造出來,組成一個大的分段,最后進到干船塢,搭載起來,就像搭房子一樣。這個過程是外高橋結合它們的場地完成的,建造過程不可能說讓別的船廠按照外高橋船廠來做,每個船廠都有自己的特點以及場地,按照它實際的方案做出來的是最可行的。
這是去年8月份,在舟山調試期間,遇到兩個臺風,一個是“梅花”,擦邊而過,錨鏈沒有問題,拋了12個錨,沒有走錨,證明我們的錨鏈研制非常成功。
下面講一下超高強度錨鏈的系統,我們這套錨鏈有兩套定位系統,考慮到我們在南海作業,希望有更高的效率,所以設計了兩條定位系統,在水深1500米之內可以用錨鏈定位,水深很深的話,就用全系統定位。南海臺風這樣的情況,受力很大,如果R4錨鏈的話,小的話,就要斷掉了,如果粗的話,重量增加了。因此我們當時決定需要研制更高強度的錨鏈R5級的。08年開始醞釀這個過程,09年正式開始做的時候,難度在什么地方呢?當時美國船級社還沒有R5錨鏈正式的規范,國際上也沒有生產出這樣的錨鏈。因此,我們邊研制,邊跟船級社溝通,提了很多很多的要求。等到2010年
ABS規范正式發布的時候,我們的錨鏈研制出來了,它的強調比原來的R4級高了16%到17%,其它的指標都是按照ABS規范研制的,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按照國際最高標志研制出來的R5級錨鏈,而且正式經受了臺風的考驗,它的強度、韌性都是滿足要求的。我們981是第三個用這個錨鏈的平臺,在它研制出來以后,俄羅斯知道了有這么一個錨鏈,他先拿去用了。亞星錨鏈廠,通過這個項目它的技術提得很高,開拓了國際市場。這就是研制錨鏈,從材料到設備生產過程,到安裝到我們平臺上的情況。
第三個,講一下跟高校合作的情況。這是我們跟大連理工大學合作,把我們平臺的防腐過程做了優化。因為半潛式平臺出海之后,很難回到船塢,因為它底下有一個螺旋槳,吃水很深,如何保護它的防腐效率?這個研制不但是一個科研的工作,所有的設計、圖紙都是按照最優的研究過程畫出來的,而且用在了平臺上。這個項目大連理工跟我們合作的時候,把科研用到實踐過程中,這是一個很好的范例,高校的研究成果正式轉化為我們的生產力,解決了很多很多復雜的計算過程,這些東西我們不一一介紹了。從查新結果來說,這是國際上第一的。這是整個研制的過程,保證防腐效果是很均勻很好的。
同時,我們中海油自己內部也承擔了很多的工作。這是我們中海石業為我們研制的火炬燃燒臂。
整個技術水平大家看一下,我提到了幾次了,這個海洋石油981在世界上來說應該是最先進的鉆井平臺之一,能夠抵御200年一遇的臺風。這張表是我們跟國際上同類平臺做的比較,從綜合數據來看,有的平臺這些比我們高,那些比我們高,綜合來看,我們進入前三名是沒問題的。應用效果呢,現在我們已經在鉆井了,剛才說到亞星錨鏈廠已經正式出口錨鏈了,經濟效應是非常明顯的,這是我們效應的比較。
通過以上介紹,我想我們有這么一個比較好的經驗,任何一個工程項目,如果說我們要跟國內的企業合作,更重要的一點,我們要以用為先導,以用戶為引領,通過承包商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一塊把這個項目完成好,提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能力,進入到國際高端水平。這張表顯示參與的單位,跟我們中海油一塊向更高端的海洋深水領域進軍,必須有一個項目依托,必須有實實在在的需求。如果沒有這個需求,我們以前也做了很多科研研究,沒有用在工程上,人力精力花費了很多,但實際的效果很少。從981這個項目來說,從中海油來說,作為一個企業肯定需要按照企業經濟效率辦事,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感,要為國內的企業提供這么一個平臺,共同完成我們國家的重大課題。
這就是981主要的情況。下面我再講一下“
十二五”中海油還有什么工作。還有第二批海洋工程裝備。981是第一個,王經理會介紹720的一些情況。實際上我們是五行六船在“十二五”深水勘探做的一些工作。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國內企業一塊參與到我們的項目當中來,共同把我們國家海洋工程裝備高端領域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提高我們競爭能力,為我們國家的海洋戰略做出貢獻。
謝謝大家。
【主持人】:按照咱們的安排,大家還有提問的時間。
【提問】:我提一個問題,981船3月份已經在荔灣開始打井了,你這個鉆井情況,因為荔灣這個地區至少打了十口井,是用深水平臺打的井,你們打井時效、成本、速度跟他們相比,有哪些優越性?
【粟京】:這個981是上個禮拜已經到了荔灣311井位。它剛開始鉆,現在計劃是先打表層,因為現在有臺風,如果有臺風要撤離,打完之后,再打表層。荔灣水深是400多米。其他的船頭幾口井時效正式工作的時間在50%不到。我們981從3月份開始鉆井到現在,它的時效達到96%,也就是說從設備運轉情況可以比較出來,因為設備有故障,停下來修理的時間,占去了整個鉆井作業時間差不多一半,我們大概占了4%、5%的情況。而且我們的費用跟它相比,會少很多。現在已經打到第四口井了,原來我們計劃是兩個月一口,井的深度有2000米到3000米的,水深從400米到750米都有。
【提問】:你好,我們是昆山馬丁技術有限公司的,我們是做振動電機的廠家。我關心的問題是,你想打遠洋深水井,需要幾臺振動塞同時工作?
【粟京】:我們現在安裝的只有一臺。這個設備我不是很清楚,我們一般固控的用第三方設備,每個業主需要的可能不一樣,取決于業主的選擇。
【主持人】:謝謝粟京先生做的演講,給我們全面介紹了981合作建設經驗。981是我們國家第六代鉆井平臺,可以說是中國海洋油氣裝備的航空母艦,它將為中海油公司二次超越和再造海上大慶起到重要作用,和保衛我們國家南海核心利益起到先鋒作用。也體現出了油氣裝備制造業對國家油氣工業發展的重要貢獻和責任,讓我們再次謝謝粟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