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煉地溝油為何引圍觀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8-28 來源:山西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幾天前,中石化開煉地溝油為生物質航空煤油的消息引多家媒體轉載,圍觀者甚眾,對這一多方利好消息大家都感覺振奮不已,有揣測航空業用油前景的,也有樂觀預言地溝油末日的,但是幾日后,中石化鎮海煉化鄭重澄清,稱解讀有誤,一時間,失望者甚眾。
...
幾天前,
中石化開煉地溝油為生物質航空煤油的消息引多家媒體轉載,圍觀者甚眾,對這一多方利好消息大家都感覺振奮不已,有揣測航空業用油前景的,也有樂觀預言地溝油末日的,但是幾日后,中石化
鎮海煉化鄭重澄清,稱解讀有誤,一時間,失望者甚眾。
中石化煉地溝油,為何引發媒體和國人強烈關注?原因不外三點期待:
一份對國企社會責任的期待。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煉制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商,石油煉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三,2011年凈利潤717億元。民眾期待其擔負起相應的企業社會責任。既然有技術有實力有能力,開煉地溝油變廢為寶,少賺點又何妨?然而,中石化畢竟是一家上市企業,經濟利益始終是企業頭等目標,在澄清消息的過程中,鎮海煉化也表示,目前,地溝油煉航空油的成本是普通油的兩倍,如果投入生產,反而不切實際,對消息的誤讀已經給上市公司中石化帶來很多困擾。
一份對航空業發展的期待。有消息稱,中國早晚要加入歐盟碳稅體系中,如果使用生物質航空煤油,歐盟碳交易稅可能增加的中國民航運輸成本179億元可以免征,這將直接減少航企負擔,減輕國人“飛行”成本,促進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助力民航業起飛,遠遠好過謀害百姓。
一份對地溝油再利用的期待。地溝油的“出口”一直跑偏,過濾后的泔水屢屢“入口”,激發了國人的強烈憤恨,有關地溝油的新聞無論好壞一再引起老百姓的關注。雖然指望中石化通過煉油拯救民眾之口,是媒體誤讀下的奢望,但是人們還是愿意相信如果地溝油能走上正途,就能少禍害百姓。多管齊下強力打擊地溝油仍不能止地溝油入口,這一顯然寄托錯主體的良好愿景便成為大家圍觀中石化煉油的主要動力。
事雖不舉,良愿仍在。今年6月,繼英國“地溝油”航班首航成功后,荷蘭皇家航空的“地溝油”航班也開飛;7月,荷蘭皇家航空公司計劃從中國購買超過1萬噸的地溝油,首批2000噸已經發貨,這些中國地溝油將變為生物質航空煤油;香港也有一家企業開煉地溝油了。這些靠譜的消息說明,在歐盟碳稅的重壓和資源利用前景的誘惑之下,地溝油“上天”指日可待。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