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壓港正在解凍
10月11日,全國最大動力煤轉運港口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為553萬噸,比6月19日全年庫存高位的947萬噸下降超過1/3。煤價亦有小幅回升。10月17日海運煤炭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一周,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環比小幅上漲,最新報641元/噸,較前一周上漲4元/噸。煤炭價格雖然小幅回升但仍比去年同期低24%。
存量降價格升煤炭表現有特殊原因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助推劑的煤炭,供給關系變化最直接的體現在港口存煤量下降上。對此,秦皇島港煤二期取料機操作員趙師傅有著最直觀的感受:現在拉貨的船也比今年夏季時多了起來,都要排隊裝貨,船太多的時候甚至需要在秦皇島港口附近等待泊位。
在煤炭需求量增加的同時,煤炭調入量卻在日減。煤炭資源網分析師介紹,10月8日到22日,輸煤主干線大秦線將進行檢修,每日上午停電施工三小時,檢修期間,預計大秦線每天將減少進煤25萬噸左右。
共同作用之下,煤炭港口場存已日漸回落到低位水平。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秦皇島港的煤炭庫存量為551萬噸,與6月900萬噸以上的歷史高位相比,減少了近一半。
受港口煤炭庫存下降影響,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繼續保持上漲態勢。秦皇島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41元/噸,較前一期上漲4元/噸,連續第七周上漲,累計上漲了15元/噸。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庫存大幅減少及煤價連續上漲的情況,眾多行業分析師均表示此次煤炭企穩并小幅上漲有著特殊原因,并不能持續產生作用。
中宇資訊關大利表示,煤炭價格趨穩回升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在供給方面,受大秦線檢修以及主要產煤地區煤礦限產等因素的影響,煤炭供應過剩局面稍有緩和。這與上述分析師的介紹不謀而合。從需求的角度看,由于北方已進入冬季,下游電企抄底備貨的意愿加強,對市場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本次反彈之勢可以歸功于季節性因素,近期隨著火電廠冬季儲煤高峰的到來,動力煤需求有所增加。而且冬季水電難有作為,為火電市場讓出了道路,加之大秦線檢修使得煤炭調入數量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煤炭市場價格上漲提供了支持,動力煤市場出現小幅回暖跡象。”分析師如是表述。
事實的確如此。10月以來,山東地區兗礦、淄礦紛紛上調其價格,幅度在10元/噸至20元/噸。陜西、內蒙古、山西等地也有煤企上調動力煤價格。
刺激無法持續煤企經營形勢不樂觀
雖然環渤海煤價連漲七周,提振煤炭價格,但相較于去年同期840元/噸至850元/噸,煤價同比降低24.26%,比發改委規定的電煤最高限價800元/噸仍低約160元/噸,中國煤炭價格指數也由年初的199.5點降至目前的167.6點,下降31.9點。年內煤價很難大幅上漲,煤企經營形勢仍不樂觀。
秦皇島煤炭交易市場總經理李學剛向記者介紹稱,大秦線一旦檢修結束,煤炭輸入將恢復正常水平,供給關系也會重新調整。
而一個新的現象是,電廠庫存創新高。截至10月10日,我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已經攀升至9276萬噸,可用天數升至31天的歷史新高。同時,今年各主要電廠檢修開始得較晚,火電機組進入檢修高峰,電煤消費出現萎縮,從而變相提高電煤庫存可用天數,降低電力企業的煤炭采購熱情。據業內人士分析,在下游電廠庫存超高的情況下,冬儲煤對煤炭市場的刺激很難持久,對煤炭市場下一季度的趨勢不容樂觀。
反映下游需求的海運煤炭價格繼續下滑,也顯示需求并未好轉。根據秦皇島海運煤炭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10月10日至16日,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至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降1.0元/噸至27.1元/噸;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至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降1.6元/噸至37.2元/噸;秦皇島至張家港航線2至3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下降0.9元/噸至32.6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