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信息源源不斷的出現在各大媒體上,猜測。質疑。推論等分析報道都相繼涌出,且為重磅消息。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個話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今年10月16日西氣東輸三線正式開工。在開工儀式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指出,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必須高效節約利用,要堅持統籌資源供給和市場開發,加快完善天然氣價格機制,加強天然氣利用政策引導。
劉鐵男繼去年10月份召開的全國天然氣工作會議之后,再次釋放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信號。這不得不讓許多業內人士再度揣測,是否天然氣價格改革時機已到。
我國天然氣管網逐步成熟
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于10月16日在北京。新疆。福建同時開工,總投資1250億元,計劃2015年全線貫通。此工程是繼西氣東輸二線之后,我國第二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陸上通道。這條橫跨我國邊疆。內地和沿海10省(區)的能源運輸大動脈,將使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增加1%。
隨著西氣東輸這項國家重大能源工程持續加緊建設,我國天然氣供應氣源增多,供應路徑增加,并且增強了我國冬夏兩季天然氣調峰應急的能力,對調整我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天然氣定價機制需改革
未來西氣東輸三線每年300億立方米的供氣量對于需求增長迅速的國內天然氣市場來說,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供氣緊張問題。我國天然氣進口主要依靠管道氣和液化天然氣(LNG)兩大部分,進口天然氣價格大多都掛鉤于國際油價。近兩年來國際油價不斷上漲,我國進口氣成本水漲船高。并且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趨勢,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型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西氣東輸三線開工建設以及國內進口氣源不斷增加,都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道路。
國內天然氣進口量不斷增加,但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無法反應市場供求關系,這些都顯得天然氣價改機制的推出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