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山西省沁水縣政府與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沁水煤層氣將與國新能源建設的山西燃氣主管網進行對接,從而在山西范圍內實現“本省氣源、本省利用”,為“氣化山西”目標的實現再添有力氣源保障。
在全國能源結構調整深化、節能減排硬約束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山西省于2010年提出 “氣化山西”的發展目標,即利用其豐富的煤層氣、焦爐煤氣、過境天然氣及煤制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滿足群眾生活所需,服務新型產業發展。作為“氣化山西”的主力軍企業,國新能源今年年底將建成3000公里長輸管線,管網覆蓋山西10市95縣(市、區),該省241.2萬戶居民、821 萬人將實現氣化,氣化人口覆蓋率可達23.3%,遠高于全國11.2%的平均水平。
在山西省目前的氣源結構尤其是管道氣源中,來自國家西氣東輸等管線的過境天然氣仍居于主導地位。占全國1/3煤層氣資源儲量的山西盡管在煤層氣開發利用上已經全國領先,但煤層氣的管道輸送仍集中在小范圍局部地區,遠距離輸送均通過專用槽車,成本較高,制約著這一清潔能源的規模化開發利用。
山西沁水盆地是我國首個整裝千億立方米規模儲量的煤層氣田,也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兩個重點煤層氣產業化基地之一。而沁水縣地處沁水煤田腹地,縣域內煤層氣儲量為5000億立方米,占整個煤田煤層氣資源儲量的12.7%,占山西省煤層氣資源儲量的5%。
國新能源與沁水縣實現戰略合作后,近期將重點建設“一站兩線”,即一個集中處理站和兩條輸氣管線,通過這一集中處理站與國新能源在沁水已建的分輸站相連,最終實現沁水煤層氣與國新能源全省主管網的連通。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爭取于2013年11月完工,具備通氣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