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0月31日宣布,最新的《天然氣利用政策》將于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與2007年發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相比,新政策在強調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用氣的同時,車船用氣等用戶受到重視,優先類用戶范圍明顯擴大。
根據新政策透露的信號,我國天然氣定價機制有望進一步推進,氣價上下游聯動機制、差別氣價政策或率先突破。
保障民用氣優先突出差異化
最新發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了天然氣利用順序,保民生、保重點、保發展,并考慮不同地區的差異化政策。
綜合考慮天然氣利用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及不同用戶的用氣特點等各方面因素,我國天然氣用戶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和禁止類。
“我國天然氣用戶類別的劃分體現了國家對天然氣利用加強需求側管理,堅持區別對待的原則。”東方油氣網天然氣分析師呂穎認為,我國天然氣供應是以量為出,優先類和允許類用戶可能在項目建設、用氣價格等方面獲得一定優先、優惠,在用氣量方面率先得到保證。而限制類和禁止類用戶在這些方面可能受到限制。
對比新舊兩個政策版本,城鎮居民炊事、生活熱水等用氣、公共服務設施用氣等城市燃氣仍被列入優先類用戶,但在新的利用政策中優先類用戶范疇明顯擴大。
原來我國共有四類天然氣優先類用戶,主要集中于城市燃氣領域,而在新政策中,優先類用戶擴大至12類用戶。其中,部分工業燃料用戶、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煤層氣發電項目以及天然氣運輸船舶等用戶被新列入優先類用戶范疇。
“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用氣依然被放在重中之重。”上海燃氣集團工作人員張衛華告訴記者,最新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是對原來版本的進一步深化完善,目的是為了促進天然氣優化使用。隨著我國天然氣供應氣源不斷豐富,在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用氣的同時,部分工業燃料用戶等被新列入優先類用戶范圍內,這也體現了國家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
車船用氣、燃氣發電成新亮點
與原來的政策規定相比,在最新的《天然氣利用政策》中,車船用氣以及燃氣發電均有較多突破,成為新的亮點。
其中,車用天然氣和船用天然氣作為天然氣優先類用戶被重點提及。中宇資訊分析師王慧表示,天然氣清潔高效,不易爆炸燃燒,在安全性和穩定性上更有優勢。另外,車船用天然氣在價格方面與替代能源相比有明顯優勢,便于推廣。以公交客車為例,使用天然氣比用燃油運行費用至少節省20%以上,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加氣站分布不均衡,且數量不多,制約著天然氣車的推廣。未來天然氣加氣站數量和布局仍有待進一步擴大。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亮點是燃氣發電項目。新政策對天然氣發電項目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其中,煤層氣發電項目被列入優先類用戶,非重要用電負荷中心建設利用天然氣發電項目從此前的限制類被劃入允許類。
據介紹,2025年之前,美國計劃新建發電廠的一半都是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將成為發電的主要燃料。
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表示,相比美國而言,我國環保低碳需求更加迫切,想要改變對煤炭的過分依賴,天然氣是最現實的選擇,風電和光伏發電在短期內還難以承擔重任。
價格改革開始試點
“十二五”是我國全面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關鍵時期,也是天然氣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的重要時期。隨著我國天然氣需求量不斷擴大,進口氣量不斷增加,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亟須進一步推進。
對于我國未來天然氣定價,新政策提出了許多新的定價理念,如“建立并完善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對此,呂穎認為,天然氣上下游聯動主要體現在井口氣價和門站氣價之間的聯動。天然氣生產企業主要是石油公司,而城市燃氣銷售和供應主體是地方燃氣公司。加強上下游價格聯動,燃氣公司有望從中受益,進而有助于保障城市供氣的安全和穩定。
差別氣價政策的提法也是天然氣價改方面的新突破。新政策提到,“研究推進天然氣季節差價和可中斷氣價等差別氣價政策”。
對此,上海市燃氣集團張衛華表示,燃氣行業需求季節性波動較大,可中斷項目用戶可以作為天然氣調峰工具進行使用,對于這類用戶應該給予優惠氣價待遇。
“價格改革是我國能源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越早推進越主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表示,定價機制改革的關鍵任務在于建立一個科學合理而且行之有效的定價方法。我國天然氣等能源定價機制的改革已經開始試點,未來仍需要進一步推進、完善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