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頁巖氣開發,美國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今年年初甚至跌至了0.4元/立方米以下,這也直接導致了全球能源領域的諸多標志性事件的發生,如:WTI和 Brent價差大幅擴大和今年以來國內外煤價的暴跌。具體分析,頁巖氣開發對大宗能源品的價格影響如下:1.原油:由于天然氣的替代效應,2006年至今,美國年均原油消費量下降2%以上,累計減少需求1億噸,凈進口占比下降10%。供需的緩解也使得北美油價近幾年低于國際油價15美元/桶以上。
2. 煤炭:我們測算美國東部CAPP和中部PRB兩地煤炭發電對應的天然氣價分別為4.8和2.4美元/Mmbtu。因此過去兩年隨著氣價的暴跌,煤炭成本優勢不在。2011年其消費量下滑4%,而2012年1Q的同比下滑更是達到了17%。這也導致這兩地煤價在2011年后大跌33%和52%,最低價格跌至 370和50元/噸。國內供過于求促使美國煤炭大量出口,其過去三年凈出口增長率達到了24%,2011年凈出口量達到了9400萬噸,占世界貿易量的 12.5%。這也直接導致今年全球煤價的暴跌。未來隨著北美西部煤港的開通,美國低價的PRB煤炭將可以出口到東亞地區,這對亞洲中長期煤價上漲無疑構成了壓制。
3.LNG:隨著頁巖氣的爆發,美國2006年后進口量逐年下滑,2011年進口量僅為2007年的一半。據IEA預測,至2016年美國將成為LNG凈出口國,至2019年全部出口碼頭建成,將占全球LNG貿易總量的4%。
投資策略與建議:綜上所述,我們分析認為,北美頁巖氣開發對其他主要一次能源價格皆構成壓制。而油、煤價格上漲空間受限,中長期看,將利好國內以油、煤為原料的二次能源行業,如煉油行業和火電行業。因此我們看好相關下游行業未來的發展,如中國石化(600028,買入)、遼通化工(000059,買入)、皖能電力(000543,買入)、華能國際(600011,買入)。
風險提示:國際航運價格大幅提升,導致美國能源出口出現超預期下降美國頁巖氣及頁巖油后續開發低于預期美國煤炭行業由于價格暴跌,出現產能關停,導致供給減少美國能源出口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