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煉化工程公司”)明年第二季度赴港上市的傳聞,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應說:“何時上市將由市場說了算。”
傅成玉是在“2012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會”間隙接受本報采訪時做上述回應的。煉化工程公司于今年9月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31億元人民幣,中石化集團和中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8%和2%。昨日有消息稱煉化工程公司將赴港融資約15億美元。
除了煉化工程公司正在準備分拆上市,中石化另一高管昨天還對本報介紹說,中石化的潤滑油和油服板塊目前處于內部重組過程中,未來大的方向也是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上市。至于融資的規模、時間和地點,要由市場行情決定。
傅成玉對本報表示,將煉化工程等板塊分拆上市的目的是要實現旗下業務的專業化發展,使企業的價值最大化,讓股東實現最大的權益。將不同的業務捆在一起,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不利于專業化的成長。
煉化工程公司是通過整合中石化8家建設和工程公司組建的,該公司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哈薩克斯坦等地程承包項目;中石化潤滑油板塊的重組從今年4月初開始啟動,將潤滑油業務的客戶以及市場管理職能從中石化的省市石油公司向長城潤滑油公司移交;油服板塊則將可能組建工程技術服務子公司,包括其下屬8個地區石油工程公司等。
對于備受關注的頁巖氣開發,傅成玉認為,中國的頁巖氣開發在五年內都是處于起步的初級階段,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頁巖氣富集區地質條件不佳,埋藏深度較深,開發難度較大,而且中國的天然氣管網建設不完善,增加了開發利用頁巖氣的成本。
傅成玉從2011年4月出任中石化集團董事長以來,在海外擴張并購上頻頻發力,今年已收購美國Devon公司、Talisman英國子公司部分權益等多樁海外并購。
“我們到海外投資,第一是要掙錢,獲得好的資產回報,第二是要增加全球石油供應量,穩定國際能源市場。”傅成玉說,只要全球石油供應保持穩定,中國出去買油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