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北大荒米業獲悉,我國首家利用稻殼生物質發電的北大荒米業二九一制米廠,引進外資對生物質發電機進行改造升級,通過生產碳棒炭灰等產品延長產業鏈,實現了稻殼“吃干榨凈”的深加工。
2002年,北大荒米業組建伊始,在全國還沒有稻殼發電先例的情況下,率先在二九一制米廠搞起了稻殼發電的試驗,建成第一座利用稻殼作原料的生物質發電廠,拉開了我國稻殼發電的帷幕。
二九一制米廠廠長劉彥秋告訴記者:“稻殼生物質發電廠的建成,使所生產水稻的稻殼得到了利用,實現了用稻殼發電再加工水稻循環,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和環保多重效益。近年來,稻殼發電設備逐漸老化,需要升級換代了,但是缺乏資金。”2011年,該廠開展對外合作,與一家香港合資公司聯手進行發電機改造升級,淘汰了落后設備,新增了一臺500kW自動控制的燃氣發電機組,增加了具有專利技術的“低溫除焦油”設備和技術,確保了燃氣中焦油含量降低到25mg/nm3,保證了燃氣機組的長期穩定運行。
隨著稻米加工能力的擴大,北大荒米業二九一制米廠稻殼的銷售模式,從原來按電廠需要數量提供,變為將稻殼全部賣給電廠,這樣節約了稻殼管理費用,為米廠生產提供用電450萬度,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80萬元。下一步雙方將以北大荒米業二九一制米廠作為“根據地”,進行稻殼生物質的深加工,生產碳棒、炭灰等,還將繼續深加工云母以及航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