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哈珀本月上旬宣布批準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收購尼克森公司。經過整整100天的斡旋,這筆價值194億美元(151億美元現金加43億美元債務)的中國企業迄今最大海外收購,終于獲得重要進展。但是,哈珀此后隨即表示:“未來,外國國企如欲收購加拿大企業,將會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核,尤其涉及自然資源的收購,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考慮。”目前,該交易已獲得尼克森股東批準,但還有待美國和英國政府的審批,因為尼克森在美國和英國擁有重要資產。
有關數據顯示,尼克森是加拿大第14大石油公司,在多倫多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2012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日產量為20.7萬桶石油當量。對于此次收購,中海油同意在交易完成后作出一系列承諾,其中包括確立卡爾加里為中海油在北美和中美洲的總部、管理價值約80億美元的新增資產、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長期開發加拿大的油氣資源等。
以下為全球主要媒體對此事的熱點評價。
“有利于深海油田開發”
路透社認為,中海油目前正等待美國的審批通過。雖然墨西哥灣資產只占尼克森油氣產量的小部分,但它能讓中海油在全球主要深海石油產區站住腳,同時能獲得有關技術進而開發國內深海油氣田。尼克森的超深海鉆井技術是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中海油而言,獲得美國方面的批準同樣重要,因為這將成為其進入美國市場的許可證。但是考慮到2005年美國曾拒絕中海油收購美國油氣公司優尼科,因此目前一切還難說。但即使美國再次說“不”,中海油的這筆收購案也算得上成節能功,因為尼克森美國以外的大部分資產已納入中海油麾下,只不過對中海油深海鉆探抱負有所打擊。
“加拿大無法拒絕大量外資”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撰文稱,在公布此筆收購案后,加拿大總理哈珀稱,未來將謹慎處理類似收購。有專家認為,這其中還留有很大想象空間。未來加拿大應該會有更多的能源收購案,因為加拿大需要大量投資來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哈珀的這一說法更多是講給國內民眾聽的,因為未來除了允許大量外資進入外,對于開發國內資源,加拿大別無他法,至少在未來10年如此。只要涉及能源開采,不論是加拿大、美國還是澳大利亞,也不論是頁巖油、油砂還是頁巖氣,這都是很費錢的事兒。如果加拿大要全力開采國內石油儲量,大約需要6500億美元。
“中國油企進入北美決心大”
劍橋能節能環保源咨詢公司副總裁丹尼爾·耶金在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采訪時提到,這次收購是中國國有油氣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場立足的標志性事件。這也說明中國油氣公司進入北美市場的強大決心,正值中國減少進口伊朗石油之際,這說明瞄向北美已經成為中國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步驟。同時,美國應該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并為美國創造價值,畢竟這筆收購從全球整個產業范圍來講算是小筆。這種相互依存的狀態只會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
“加拿大歡迎外國公司投資”
加拿大《卡爾加里先驅報》認為,這筆交易對全球投資者釋放出了積極信號,這也表明加拿大歡迎外國公司來投資本國的能源產業。縱觀全球,能源資產大都由國家政府所有。沙特、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科威特都是如此,國有石油公司不勝枚舉,他們坐擁全球83%的資源,而剩下的17%中,一半都在阿爾伯塔省。為了更好開發當地資源,加拿大除了需要本國的投資外,同樣也需要大量來自外部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