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春節越來越近,雖然還在上班,但很多人已經著手安排過年回家、旅游事宜。尤其是2013年春節期間7天免收過路費,讓不少人對自駕出行充滿了憧憬。
準備回家的過程中,大家對油價也有了一個很好期盼:春節期間,成品油價要是再往下調,那就更好了。
省城加油站未降價促銷
2012年,國內成品油價格歷經四漲四落八次調整,成為成品油定價機制執行以來,油價調整次數最多的一年。2013年的春節,成品油價格是否有所變動?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否能改革等問題也備受廣大消費者的矚目。
記者采訪省城多個加油站看到,目前太原市區,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網點均執行2012年11月16日調整的最高限價,價格上幾乎都沒有折扣,部分民營加油站的促銷活動也沒有變化。
在南內環街的一家中石油大型加油站,下午時間加油的車輛不是很多,沒有排隊等待的客人。該油站93號汽油價格為7.44元/升、97號汽油為8.03元 /升,0號柴油為7.39元/升,全部達到最高零售限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小額辦卡或者現金加油,沒有優惠活動;只有辦理大額加油卡的用戶,才給予一定優惠,幅度也不大。在太原市體育館、塢城路、長風街等多個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油價并沒有大的變化。
雙塔東街街口的利浦加油站,價格和一個月前一樣。和中石油、中石化相比也沒有明顯優勢。該站97號汽油7.98元/升,比中石油、中石化97號汽油的價格只便宜了不到一毛錢。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沒有降價促銷活動,加油站內的優惠活動是每加30升油,贈送一次洗車,平時加油有積分,可以兌換毛巾等禮品。這個活動也是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多位加油站工作人員一致承認,現在正值成品油消費淡季,各種優惠活動力度比較小。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是春運期間,但工程基建等行業用油需求量減少,交通運輸的用油量會增加不能替代大宗行業擁有減少,整體上看,還是呈現于下滑的態勢,所以算是成品油交易的一個淡季。
春節前油價調整難實現
記者采訪了解到,2013年的首次成品油價格調整,也難在春節前實現。
成品油是一項和國際政治經濟市場緊密聯系的大宗產品,但并不是國際市場一動就會影響到國內市場。由于原油仍是一個政治金融商品,主要受來自供需和美元匯率的影響。美元對原油2013年走勢起到決定性作用: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計價貨幣,美元理論上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當美元指數走弱時,原油價格就顯得便宜,需求量就會上升;反之,美元升值時,原油價格就偏貴,原油的需求量就會下降。換句話說,美國的任何一項經濟指標都會對原油有影響作用,當然,其他經濟大國的指標也一樣。
1月28日,國際油價小幅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微跌7美分,收于每桶95.88美元,跌幅為0.07%。同時,美國能源情報署的報告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加280萬桶,增幅高于預期,原油庫存總量達到3.631億桶,同比增長8.5%。而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的庫存壓力因輸油管道出問題也再次增加,增加原油市場下行壓力。
另一方面,近期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數據總體向好,市場對全球前兩大石油消費國經濟狀況的樂觀態度,也為油價提供支撐。當天來自德國的利好經濟信心指數也部分消除市場對歐元區經濟狀況的擔憂,幫助油價收窄跌幅。
山西證券(002500,股吧)分析師裴云鵬對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頗有研究。他認為,從供需角度而言原油整體仍是一個弱平衡態勢,原油價格在2013年將維持一個基本穩定略降低的態勢。一方面新開發油田建設進度較慢,另一方面,原油的需求增長帶有一定剛性,全球貨幣超發導致的通貨膨脹,使得原油供應能力上超前發展,作為原油需求的過剩的產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萎縮態勢,原油需求增長將回歸到實際的能源需求上,所以,國內成品油需求的增長速度將在2013年維持低速。
臨近春節,各地市場價格都以“穩”為主,春節前成品油價格應該不會有大的調整。
改革價格機制需要時機
“22個工作日作為調整周期,我覺得時間比較長,要是改為10個工作日為一個調整周期會不會更好點?”
“國際油價不停地變動,但是我們還得變化率突破4%,才能調整油價,時間拖得太久了,我建議取消4%,讓國內油價能跟緊國家油價走。”
采訪中,不少有車一族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并且期盼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出臺。
但山西證券分析師裴云鵬認為,目前成品油價格機制還是比較可行的,現在推出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還不是良機。
國內現行的成品油定價調整機制是,國家發改委根據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對國際油價進行評估,當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幅度超過4%時,即調整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并向社會發布相關價格信息。由于國際前期原油現貨價格震蕩為主,若按目前最新價格滾動推算,后期三地變化率漲幅將有所放緩,目前定價機制中的22個工作日已經滿足,只待三地變化率突破±4%界限,成品油調價才會落實,因此除非國際油價出現較大幅度漲跌,否則2013年1月內成品油調價預期難以實現。
裴云鵬表示,強行先行推出縮短周期、下放企業的調價機制變革可能會令人失望。具體分析一下:首先,當前原油價格相對較高,不可預知的沖突風險也高,國內實際通貨膨脹維持在相對高的位置,定價機制改革不是推出的好時機;其次,市場上的原油品種目前還沒有找到最貼近我國原油進口的實際情況,改變定價機制會對我國經濟影響巨大;再次,中石油、中石化在我國石油行業一直處于壟斷地位,間接控制石油價格。
如果上述情況沒有理順,就強行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可能改革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失去定價機制改革的意義。另外,我國現有成品油定價機制運行已經基本越來越貼近實際原油價格運行,所以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可能會繼續推遲,或者至少要在觀察近期原油市場變局、理順中石油中石化市場壟斷地位之后進行,而且還需要在國際原油價格落到一個更低的合適區間進行。
各種因素綜合到一起,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確實不容易,也要等待合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