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能源局正在就煤層氣產業政策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煤層氣開發有望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中國29日最新發布的《煤層氣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建成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形成勘探開發、生產加工、輸送利用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體系。再用5—10年時間,新建3—5個產業化基地,實現煤層氣開發利用與工程技術服務、重大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同時還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煤層氣企業發行債券、上市融資。
煤層氣俗稱“瓦斯”,指賦存于煤層及煤系地層中的烴類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發熱量與常規天然氣相當。中國是煤炭資源大國,煤層氣儲量排在世界第三位,開發潛力巨大。
隨著國內天然氣需求量不斷擴大、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作為非常規天然氣的重要品種,中國煤層氣開發的緊迫性越來越強。
據了解,中國這項關于煤層氣的產業政策醞釀已久,這次先發布征求意見稿而不是直接出臺政策,說明管理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更加科學,廣納民意。
“近年來有關煤層氣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為中國煤層氣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能源研究機構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介紹,目前中石油、中聯煤層氣公司以及部分地區的煤層氣企業已經形成了一股初具規模的開發力量。
張永浩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煤層氣產業相關國家扶持政策或將比“十一五”期間更及時、力度更大,預計中國煤層氣產業有望迎來蓬勃發展。
“煤層氣是當前中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最現實的選擇。”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濟師李良告訴記者,與頁巖氣開發相比,中國煤層氣開發時間比較久,積累的技術儲備和開發經驗也更多。預計在“十二五”期間,中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當中煤層氣的貢獻仍將占據主導。
天然氣分析師周翠平表示,目前中國煤層氣開發仍處于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初級啟動階段,仍存在技術、資金和管網建設滯后等多方面瓶頸。除了鼓勵各種有經濟實力的經營主體參與其中之外,中國仍需要加大在技術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