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研究人員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合作開發出了一種能夠提高采油量的全新工藝。目前,油井的平均開采率約為30~40%,剩余的油仍然沉積在巖層中。全球石油生產商都在努力提高采油率。西門子開發的新工藝是一種可有效清潔油井的酸性泡沫。這能夠清除儲油巖石中阻止原油流動的物質,從而使原油能夠更容易流到鉆孔。通過采用這種方法,Rosneft 已經大幅提高了數個油井的采油量。
地球不會輕易將它的“黑金”拱手相讓:通常只有約10%的原油會“自動”流向3~6千米深的鉆井。不過,有幾種方法可以提高采油量,注入水、氣或蒸汽用來提高油井的壓力。熱蒸汽和氣體(例如二氧化碳)還能夠降低原油的粘度。這項新工藝是基于一種長期使用的清潔油井的方法:使用酸性溶液溶解含油沉積物中的無用雜質,包括鈣、石膏和硫酸鋇。正是這些雜質阻礙原油流向鉆孔。這種處理方法通常每兩年至五年進行一次。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大部分酸溶液都滲入到了多孔巖石當中。
西門子俄羅斯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為了提高采油量,采用計算機模擬方法分析油井,并開發出一種新的酸性泡沫處理模型。Rosneft提供了不同油井的豐富數據,包括鉆井深度、滲透度、壓力比和流速等,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評估處理的效果。
Rosneft目前正使用這種方法提高采油量。這種化學泡沫封住了巖石的多孔區,然后酸性混合物流至油井中等待溶解的障礙物。Rosneft用這種方法對 27口油井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日產量平均提高了17噸。如果不使用這種泡沫,油井產量只能增加8.6噸。此外,使用這種化學泡沫還有利于減少清潔油井所需的化學物質用量。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減輕了對環境的影響。目前西門子希望能與Rosneft繼續展開合作,進行從油頁巖中開采石油的項目。項目相關的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