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頻頻批復風電項目,這意味著,2013年,我國風電業將迎來建設高潮。這將為鋼鐵行業構筑更大的舞臺。
各地風電項目密集獲批
2012年12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增補部分省、自治區“十二五”風電核準計劃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及新疆、云南“十二五”風電第二批項目核準計劃等數個文件。粗略統計,此次核準的16個省、自治區風電項目裝機容量逾852萬千瓦。
2012年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了江蘇聚能硅業有限公司在希臘投資建設115.9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此前,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建設包頭市達茂旗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巴音1號~7號風電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358732萬元,總規模為140.25萬千瓦,共計7個風電場;同一天,核準建設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第一批項目,項目總投資為2419583.57萬元,總規模為300萬千瓦,共計8個風電場。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建設新疆哈密東南風區200萬千瓦風電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618250.55萬元,總規模為200.5萬千瓦,共計10個風電場。8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建設大唐赤峰罕山風電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為323176萬元,總規模為40.05萬千瓦……
據統計,自“十二五”開局以來,國家能源局核準的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已超過5300萬千瓦。
《通知》表示,按照《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要求,國家能源局審核了部分省(區、市)報來的風電開發備選項目,同意將前期工作充分、電網接入條件已落實的項目列入“十二五”第二批擬核準風電項目計劃,共計1492萬千瓦,分別為北京10萬千瓦、天津13萬千瓦、河北124萬千瓦、山西 139萬千瓦、遼寧98萬千瓦、上海10萬千瓦、江蘇64萬千瓦、浙江60萬千瓦、安徽62萬千瓦、福建54萬千瓦、江西50萬千瓦、山東147萬千瓦、河南76萬千瓦、湖北31萬千瓦、湖南74萬千瓦、廣東79萬千瓦、廣西49萬千瓦、重慶25萬千瓦、四川34萬千瓦、貴州69萬千瓦、云南136萬千瓦、西藏5萬千瓦、陜西30萬千瓦、青海50萬千瓦。另外,同意安排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83.7萬千瓦、風電并網示范項目100萬千瓦。以上三類項目總計 1676萬千瓦。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核準計劃另行研究。
各地風電項目密集獲批,預示著2013年乃至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建設將掀起一個新高潮,為鋼鐵企業提供了可觀的需求空間。
風電用鋼需求前景廣闊
作為一種新興能源產業,風電業在我國的加速發展,將促進電力用鋼市場需求的釋放。
據業內人士調研,包括風電在內的電力行業是我國鋼材需求的重點產業之一,所用的鋼材品種、規格繁多。風力發電需要的設備主要包括齒輪箱、發電機、轉子葉片、軸心、低速軸、齒輪箱、發電機、偏航裝置、電子控制器、塔架等等。這些發電裝備都離不開鋼材,特別是各類優鋼、特殊鋼。例如,風電機組主要由塔筒、機艙底座、塔筒法蘭、門框、風力發電機、主軸、軸承、齒輪和葉片等組成,消耗的鋼材品種主要為厚板和電工鋼等。
《上海市鋼鐵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風電等能源設備用鋼列入“十二五”期間重點開發的八類核心戰略產品,提出要大力發展核電、火電、水電等大型電力設備和超大型裝備及零部件制造加工用的寬厚板、取向硅鋼、不銹鋼、特殊鋼;超臨界高壓鍋爐無縫鋼管;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用鋼材。在風電產業中,塔架、塔筒的耗鋼量很大,主要品種是耐低溫高強鋼板。
一般來說,一臺1500千瓦的風電機組總耗鋼量約170噸,其中厚板117噸,電工鋼8噸,軸承鋼16噸,齒輪鋼12噸,主軸用鋼10噸,其他特殊鋼7噸;而一臺上萬千瓦的風電機組的耗鋼量則達到1130噸左右。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不包括中國臺灣地區)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1409臺,裝機容量17630.9兆瓦,風電用厚板為133.8萬噸,占中厚板總消耗量7345萬噸的1.8%。
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1》預測,2011年~2015年,中國的風電年平均增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200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平均每年新增100萬千瓦左右。按每千瓦裝機容量對應的鋼材需求量為0.115噸,其中厚板需求量為0.072噸計算;每年的風電增量需要消耗鋼材172.5萬噸~230萬噸,其中,厚板需求量為108萬噸~144萬噸。
這給國內一批鋼鐵生產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挑戰和機遇并存
目前,國內風電用鋼生產企業已經具備了部分品種的生產能力。
例如,寶鋼的電工鋼在風電市場的份額達到60%。很多鋼鐵企業已經能夠批量生產風電用寬厚板、2000千瓦及以下風電機組的主軸軸承用鋼,3000 千瓦風電機組用主軸軸承鋼正在開發中。包鋼的風電用寬厚板年產能達到50萬噸,主要面向內蒙古地區,其在該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9%。酒鋼集團西部重工公司已研發和生產出風電輪轂機架產品,這是風力發電系統中最重要的備件之一,其鑄造標準和技術要求非常精密。
從發展方向上看,大型化是海上風電的發展趨勢,3000千瓦~6000千瓦機組可能會成為主流機型,最大單套用鋼量可達到800噸~1000噸,鋼種涉及到S355G7+N、S355G9+N+Z35、API2W50Z等,沖擊功要求在零下60攝氏度的條件下達到41焦~50焦。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我國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對風電用鋼的要求不斷提升的同時,也將對鋼鐵生產企業提出新的挑戰。例如,風電用厚鋼板必須具備焊接性能好、力學結構良好、低溫沖擊韌性強(D、E級)等特點。目前,國內一般的厚板生產企業還難以達標。
據了解,大型風車由10000個~20000個零部件組成,零部件采購費約占風車制造成本的七成,包括零部件在內的產業鏈規模堪與汽車業匹敵。從新產業培育的角度看,我國有必要實現風車的國產化,打造和擴大國內風車零部件供應鏈。
無論是機遇,還是挑戰,我們都可以斷定,我國風電行業發力,鋼企的好“戲”還在后頭。但要“唱”好這出“戲”,鋼企也當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