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擔憂、中國通脹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11日下跌。
國際能源機構發布報告預測說,歐洲石油日均需求量在連跌五年之后,今年將再次減少19萬桶,刷新20年以來的新低。該機構說,導致歐洲地區石油需求進一步萎縮的主要原因將是經濟衰退、能源效率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廣泛使用。
同時,有報道稱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去年12月份石油日均產量降至19個月最低,也是全球石油需求趨軟的結果。全球范圍內的石油需求擔憂重壓油價。
另外,中國12月份通脹率升高,打擊原油市場信心。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當天公布的數據,受食品價格上漲影響,去年12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5%,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
但日本政府決定推出總額約為2262億美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希望借此刺激日本經濟增長2%,并創造約60萬個就業崗位。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該經濟刺激計劃的規模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大,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受此提振,油價跌幅收窄。
最終到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6美分,收于每桶93.56美元,跌幅為0.28%。但全周來看,美國油價上漲47美分,周漲幅為0.50%。
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油價下跌1.25美元,收于每桶110.64美元,跌幅為1.12%,全周則下跌67美分,跌幅為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