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不愿低頭的伊朗官方近日不得不承認,由于西方制裁導致伊朗石油出口大幅降低,國家經濟狀況不容樂觀。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外部封鎖長此以往,一兩年后伊朗將出現極其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
幣值大幅跳水
伊朗石油部長加塞米近日在議會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去年3月以來,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了40%,石油出口收入減少45%,而且未來三個月里石油出口收入很可能繼續保持較低水平。數據顯示,石油出口占伊朗所有出口所得的80%,占政府收入的50%-60%。伊朗政府2012財年預算預測,每天能出口220萬桶石油。而據國際能源署日前提供的數字,伊朗去年底日均原油出口100萬桶,制裁導致伊朗每季度損失90億美元。
英國《衛報》認為,由于西方不斷升級的制裁,伊朗已陷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其貨幣里亞爾匯率頻創歷史新低,日常用品價格暴漲。伊朗人開始用里亞爾換成外匯或購買黃金。
報道稱,2012年7月1日,歐盟開始禁止進口伊朗石油,導致伊朗里亞爾僅在10月就急劇貶值40%。伊朗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伊朗2012年度通脹率將超過25%。在歐盟開始禁運后的2012年8月,伊朗國內市場的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24%,食用消費品的這一指數更高,水果為74%,蔬菜為80%,雞肉為74%。有當地民眾表示:“雞肉、牛奶、奶酪、面包、白糖與酸奶等食品價格幾乎每天都要上漲。當前就像在戰爭年月,今天的物價就與昨天不同。你必須排隊才能買到一些物品,一些商品已經永遠也買不到了。”
中韓日印被迫少買伊朗石油
去年1月23日,歐盟27國外長會議決定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規定7月1日以后不再進口伊朗原油及石油產品,并對伊朗中央銀行等機構出臺一攬子經濟制裁方案。然而實際上,歐盟早在制裁生效前就與沙特阿拉伯等產油國達成協議,要求其增加原油產量,以彌補歐盟成員國因對伊朗石油制裁而面臨的供給不足。
去年下半年,制裁正式生效,美歐對制裁執行情況加強了監督,中國、韓國、日本和印度迫于壓力而大幅減少進口伊朗石油。英國咨詢公司經濟學人信息社報告稱,這四個亞洲國家幾乎購買了伊朗去年所有出口的石油,但在去年前11個月里,中國進口伊朗石油仍比前一年同期下降23%,韓國和日本對伊朗石油的進口也縮減了約40%,今年還將進一步減少。去年前8個月,印度對伊朗石油的進口同比下降了17%,并計劃今年再減少10%-15%。
外部封鎖或致經濟崩潰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德魯日洛夫斯基日前表示:“伊朗2012年的貿易額幾乎下降一半。因此,擺脫當前的危機是伊朗的首要任務。如果繼續奉行目前的政策,一兩年后伊朗將出現極其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
有消息稱,為應對美歐制裁、避免經濟崩潰,伊朗總統內賈德已呼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出售部分資產,用來支持國家經濟!兜潞谔m時報》援引內賈德的話說:“遺憾的是,國家還有一伙人只顧自己,300人控制著伊朗60%的財富。他們把這些錢放在自己的兜里,不愿拿出來。”
一些伊朗經濟專家認為,出售革命衛隊資產并不能讓伊朗遠離崩潰,拯救伊朗經濟的最佳方案是取消制裁,使伊朗經濟重新被納入全球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