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2012年國內汽車產銷數據: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其中,河北省自主汽車品牌保定長城銷量同比增長28%,表現搶眼。
日系銷量下滑明顯
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去年全球汽車行業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但我國汽車產銷依舊刷新紀錄,全國汽車產銷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8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
國外品牌中,日系、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6.4%、18.4%、11.7%、8.7%和2.8%,與上年同期比較,德系增長明顯,日系下降明顯,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堪憂
在中汽協數據發布會上,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強調,協會將改稱“自主品牌”為“中國品牌”。
2012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48.50萬輛,同比增長6.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9%),數據看起來比較樂觀。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出口拉動,如扣除出口,中國品牌乘用車國內銷量增速僅為3.9%。董揚對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的下滑感到憂心忡忡,甚至對2013年的發展也不樂觀。
2012年銷量排名前五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依次是上海通用、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
2012年中國品牌汽車超過銷量目標的并不多見。數據顯示,2012年,長城汽車[25.98 1.48% 股吧 研報]卻銷售業績良好:2012年長城汽車共銷62萬輛,同比增長28%,超年銷售目標2萬輛。其中出口9.6萬輛,同比上升16.1%。
新能源車發展有點“囧”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2552輛,銷售新能源汽車12791輛。2012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8.8%和103.9%。
按照產業規劃的要求,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要達50萬輛,按照目前的銷售情況看,新能源車的發展好于預期。
然而,新能源車如何在中國市場化普及仍面臨瓶頸。據石家莊市一位業界人士介紹,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仍主要靠政府補貼模式,以電動汽車為例,較為成熟的電動汽車往往比同規格的傳統汽車貴數萬乃至十幾萬,目前這部分高出的價格只能由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來消化,這樣電動汽車才有競爭力。這種現實使得沒有納入國家補貼或財力不足的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面臨“有心無力”的窘境。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新能源車應該在用途上重新定位,目前產品形態跟傳統汽車確實有差距,充電沒有加油方便,這應該更適用于城市上下班的代步、家庭第二輛用車,在中小城市、城鄉結合部和廣大鄉村的發展空間也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