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600028,股吧)自主創新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這是中石化迄今為止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項。該項目第一完成人,中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曹耀峰作為特等獎項目代表,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頒獎。
2003年,中國石化在四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2005年,中國石化啟動了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關鍵技術研究,2006年全面開展了普光氣田開發建設,挑戰特大型、超深、復雜山地高含硫氣田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并將其作為國家“十一五” 重點工程“川氣東送”工程的主供氣源。
經過近7年的技術攻關和工業化應用,工程建設者們攻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石油人努力探索的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實現了普光氣田的安全高效開發,“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攻克了四大世界級難題,形成了五大創新,整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這一系列成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開發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核心技術的國家,是我國石油工業的一大創舉,對國家天然氣發展戰略產生了重要影響,形成的理論、技術、標準對推動我國乃至世界天然氣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該創新技術已全面應用到中國石化大灣、元壩、興隆等高含硫氣田開發建設中,預計2015年可為我國新增天然氣產能100億立方米/年。
同時,該項目獲得國家專利41項,中國石化專有技術23項,登記軟件著作權2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85篇,制定了63項企業標準、3項行業標準,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
此外,中國石化還有“聚丙烯分子鏈結構調控新技術及應用”項目獲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高應力強水敏深層井筒穩定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