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丝丝不挂,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我的小后妈韩剧在线看免费高清版,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遼河曙光采油廠探索精益管理之路透視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3-02-01  來源:國際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1月28日,擺在記者面前的是這樣一組數據:經過近40年開發,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采出量已占可采儲量的82.4%,自然遞減率達到38%。2012年,這個廠實施效益升級措施228井次,增油5.6萬噸,節余成本1662萬元,效益箭頭保持向...

  1月28日,擺在記者面前的是這樣一組數據:經過近40年開發,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采出量已占可采儲量的82.4%,自然遞減率達到38%。2012年,這個廠實施效益升級措施228井次,增油5.6萬噸,節余成本1662萬元,效益箭頭保持向上。

 

  是什么讓一個老油田煥發出新活力?曙采人說,是科學管理的魅力,是優化整合管理制度,再造業務流程帶來的“紅利”。實現這一目標,這個廠用了8年。

 

  從“胖”到“瘦”:單軌體系激發管理潛力

 

  8年前,說起制度運行,曙光采油廠很多干部員工會茫然。質量、安全、健康、環境和內控等多套管理體系并行,制度執行起來頭緒多,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各體系運行時,各執行部門間缺少總體協調,導致機關部門管理權責界面不清、職責交叉。基層單位對制度只能模糊執行、落實遲緩,員工對崗位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操作不規范……

 

  當時,曙光采油廠油藏開發方式、生產組織方式和工藝技術手段正處于變革時期。如何深挖管理潛力,推進效益提升,成為擺在干部員工面前的重大課題。

 

  2005年,以制度整合為契機,這個廠開始精益管理的探索。

 

  本著“制度唯一、簡單實用、持續改進”的原則,這個廠將原有的5套體系,以質量體系為基礎優化整合,建立起一套覆蓋全廠油藏開發、生產組織、經營管理、安全環保、黨建思想政治和企業文化等工作的QHSE·IC管理體系。新的體系篩減管理手冊4套,整理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467個,削減重復性職責和操作規程7431項,實現了管理制度的“輕裝上陣”。

 

  在此基礎上,針對新井從鉆井到投產全過程涉及13個職能科室、組織過程繁復的實際,這個廠重新梳理整合相關制度,建立“新井運行模塊化管理程序”,編制新井計劃、鉆前工程等18個作業文件,使新井從開鉆到投產,由2009年的76天減少到2012年的59天,極大提高了工作時效和質量。

 

  制度體系的建立是基礎,日常工作中的運行和改進,才是體系建設的關鍵。8年間,曙光采油廠針對新的制度體系,舉辦133期兩萬多人次的分級培訓,組織“廠、部門、區”三級審核1503次,規范補充、刪減合并和持續改進51個文件,更改1274項條款,使干部員工對體系應用“會行、易行、必行”。

 

  “瘦身”,讓體系單軌運行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從多到少:基層“減負”激發創造力

 

  2013年1月15日,曙光采油廠12號計量中轉站,體系審核小組一行20余人正在進行春節前的季度專業審核工作。

 

  從審核的前期組織到現場考核、講評確認直至審核結束,沒有影響站內任何生產作業。

 

  8年前,還是這個站,卻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全廠缺少統一的管控體系,上級部門經常單獨下基層檢查。誰來都得陪,誰的話都得聽。像12號站這樣的重點班站,每年光迎接各類上級檢查就多達50余次。加上50余項班站資料,基層班站不堪重負。

 

  制度優化整合后,作業區、采油廠分月度和季度集中統一組織體系審核,同時將“崗檢”、“五型五好”驗收和“三基”等內容融入專業審核,實施持表檢查,把基層班站資料記錄精簡、融合為“四本一表”,切實為基層減負。

 

  員工“解放”出來后,成為企業管理過程中安全監督的關鍵節點。2012年,這個廠自主查找整改安全隱患1951項,員工累計提合理化建議1.36萬條,針對各項流程的重點、難點環節,設立管理挖潛項目264項,形成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局面。

 

  從靜到動:流程再造提升管控力

 

  新年伊始,這個廠油管廠傳來喜訊,在人員、車輛未增加的情況下,2012年全年多收送油管和抽油桿(簡稱管桿)13.1萬根。僅此一項,就節省成本費用718萬元。

 

  管理帶來效益,在于曙光采油廠建立并完善了“生產服務工作管理流程”。這一流程在管桿上確定了13個環節標準,規定“管桿清洗到什么程度、管桿怎么送和什么時候送”的過程,密切了和作業隊伍的銜接,強化了管桿施工過程管控,實現管桿質量合格率、收送及時到位率雙雙達到100%。

 

  基層管理的長期實踐表明,如何讓制度從墻上、從本本冊冊中“走下來”,落實到員工日常管理操作行為中,更為重要。

 

  2009年開始,這個廠圍繞“勘探開發、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安全環保、黨務政工”五大系統,以原油生產全過程為主線,創建一級流程1個;以系統業務劃分為框架,創建二級流程48個;以責任落實為重點,創建三級流程244個;以崗位對標為方法,創建四級流程32個。構成了制度執行的完整“責任鏈—價值鏈—安全鏈—效益鏈”。

 

  為推動工作運行,2010年以來,這個廠每年設專項資金150萬元,累計創建56個典型效益流程,評選出40名優秀流程經理人,開展80個重難點項目式管理,驗收30個“5A”現場示范班組和60個標準化操作崗,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流程再造推動各項工作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解決管理層、操作層“做什么、怎么做、做沒做”的“兩張皮”問題,初步形成“決策層統籌把握、管理層流程控制、操作層標準執行”的精益管理格局。

 

  從粗到精:對標管理強化執行力

 

  2012年,這個廠采油作業六區針對油井檢泵流程的診斷分析、三級論證、方案編制和油井擬作業等10個節點,查找影響節點質量因素19個,制定執行標準,明確責任主體。累計實施檢泵111井次,作業檢泵由以往發現問題到作業施工的50小時縮短為42小時,油井生產時率同比提高165天。

 

  采油作業六區的做法,只是這個廠實踐精益管理的眾多成功案例之一。在流程再造過程中,這個廠注重精細化流程節點的質量要求、技術規范和工作時效,勞動效率和質量均有明顯提升。

 

  與此同時,這個廠注重對傳統有效的管理方法的繼承和融合,結合現場大量的生產實踐活動,將基層創造積累的24項成熟先進管理方法,按標準制定程序和流程,導入技術標準中,使“先進”成“普遍”,“標桿”變“標尺”,推動生產技術標準符合生產和技術發展的要求。

 

  為進一步強化對標管理,這個廠編制完成《精益管理指導手冊》,明確25個科室部門187個操作崗位的管理指標、操作步驟和風險提示等內容,使干部員工在現場管理和操作中有“點”可查、有“標”可對。

 

  這個廠開展標準化培訓4.5萬人次,培養干部員工良好的崗位習慣,提高工作的規范性和勞動效率。目前,這個廠3698名一線員工,每人每天有效工作時間增加41.52分鐘;185個基本管理流程,平均縮減1.36個步驟。

 

  曙光采油廠廠長陳鐵錚說,2013年,曙光采油廠將全面啟用數字化體系執行技術手段,用科學管理強化干部員工的執行意識、執行素質和執行作風,更好地發揮精益管理的資源配置功能和行為動力功能。



[復制 收藏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大新县| 晋城| 林芝县| 舟曲县| 荃湾区| 象山县| 霍山县| 沛县| 永顺县| 于都县| 泾阳县| 墨竹工卡县| 错那县| 景洪市| 屏东县| 顺昌县| 四子王旗| 平谷区| 夹江县| 沛县| 洱源县| 洪湖市| 梅河口市| 津南区| 易门县| 宣恩县| 正镶白旗| 高陵县| 界首市| 石泉县| 梁山县| 正宁县| 江油市| 滦平县| 高要市| 梅河口市| 信宜市| 繁峙县| 林州市|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