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多的準備,中國石油(10.68,-0.04,-0.37%,實時行情)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收購美國切薩皮克(Chesapeake)能源公司資產的交易終于達成。
昨天,中石化集團旗下的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與切薩皮克公司簽署協議,收購其位于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北部的部分密西西比灰巖油藏油氣資產50%的權益,總交易對價10.2億美元。
切薩皮克在該資產中持有85萬英畝權益,中石化收購的50%權益面積為42.5萬英畝,平均收購價格約2400美元/英畝(1英畝≈4047平方米)。雙方約定按照各自權益比例承擔項目未來的勘探開發支出,并由切薩皮克公司擔任項目作業者。
中石化提供的資料顯示,該項目目前正處在快速滾動開發階段,2012年年末的產量為4.6萬桶油當量/天;切薩皮克公司在該資產中參股井數超過1000口,估算經濟可采數量約4.9億桶油當量。
灰巖油藏也稱作碳酸鹽巖油藏,油藏巖石以碳酸鹽巖為主,它屬于非常規油氣——致密巖油氣的一類。
收購該資產50%的交易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油氣資產比例最高的一次。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化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50% 的比例意味著中石化對該資產有一定的自主權,但該項目所含的灰巖油藏屬于開發難度較大的油氣資源,中石化目前可能還不具備獨立開發的能力,只能由切薩皮克公司擔任作業者。
切薩皮克公司是美國第二大天然氣資源開發商,天然氣凈產量占到全美天然氣產量的5%。但受美國天然氣價格低迷影響,該公司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并推出了一系列的資產出售計劃,以削減債務。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2012年6月曾赴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總部進行考察,為收購資產做準備。
此前,中石化曾宣布,力爭在2015年前實現海外權益油氣產量5000萬噸的目標,占中石化油氣總產量的50%。2011年,中石化的海外權益產量為1570萬噸。
“離中石化自己的目標還差一大截,加緊海外資產收購是必需的。”上述分析師說,上游的油氣開采業務利潤率最高,所以傅成玉對上游資產的收購比較看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油氣資產比市場不成熟的地區的資產風險較小,不過相對難度也比較大,中石化此次收購的資產何時產生經濟效益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