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遼寧省阜新市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6.4億元。這個數字放在東部發達城市并不起眼,但卻是12年前阜新一年收入的近1.5倍。
明了的數字勾勒出一座資源枯竭轉型城市12年的變化。
2001年12月,阜新市被確定為全國首個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那時的阜新全年財政收入4.52億元,全市工業產值中煤電工業占76%,每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城市特困群眾占城市總人口的25.3%。
全國人大代表、阜新市委書記張鐵民說:“經過十幾年的轉型努力,阜新已從單一煤電產業結構調整為多元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液壓、煤化工、氟化工、農產品加工等‘十大產業集群’。今年1月份,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轉型初期一年的收入還多。”
張鐵民說:“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阜新作為國家第一座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和國家首批扶貧改革實驗區,從報告中看到了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