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輪伊朗核問題對話4月6日結束。西方國家官員說,由于伊朗要價太高,對話沒有取得突破。不過,相比先前,本輪對話更具實質性。
立場“相去甚遠”
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即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和德國6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結束新一輪為期兩天的對話。
對話結束后,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告訴記者會:“我們的立場顯然相去甚遠。”
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披露,伊朗要價太高。“可以說,伊朗愿意就(中止)核計劃采取非常有限的措施,卻期望獲得相當大的回報。他們提出一些(讓步)最少的方案,卻期望獲得非常不成比例的回報。”
伊朗國家安全最高委員會秘書、首席核談判代表賽義德。賈利利說:“我們提出我們的方案,不過其他各方沒有做好準備,他們需要時間研究我們的方案。”他承認,雙方立場“仍有一些差距”。
美國等西方國家指認伊朗以民用核計劃為掩護,試圖制造核武器。國際社會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伊朗堅稱核計劃用于發電和醫學研究,拒絕放棄。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美國、以色列和歐盟多次就核計劃對伊朗實行制裁,集中在石油和金融領域。伊朗強烈要求取消制裁。
美聯社報道,六國提出一些激勵措施以換取伊朗停止鈾濃縮,包括取消黃金交易和石化貿易制裁。伊朗不滿足這些條件,要求取消石油和金融制裁。
賈利利說:“現在,國際社會必須努力獲取伊朗人民的信任。鈾濃縮是伊朗不可剝奪的權利。”
對話“沒有談崩”
對話結束后,各國將討論伊朗提出的方案。雙方沒有確定下一輪對話時間和地點。
評價本論對話,那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說:“我們可能沒有取得突破,但也沒有談崩……我們相信這一進程可以繼續,不過不確定什么樣的方式最好。”
他說,相比先前,本論對話中,雙方更加觸及實質。“我們討論了建立信任涉及的全部話題。就這一點而言,本論對話的質量與先前不同……的確交換許多意見,與先前很不一樣。”
阿什頓給出相似看法,認為對話“真正有交流。我們能討論細節,提出問題,直接得到答案”,不過“最終重要的是實質”。
那名美國官員說,不排除今年6月伊朗總統選舉前再次舉行對話的可能性。
各國看法不一
以色列國際關系兼戰略和情報部長尤瓦爾。施泰尼茨發表聲明,重申以方立場、即伊朗利用對話為制造核武器爭取時間。
以色列認定伊朗能在數月內獲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濃縮鈾,多次警告將軍事打擊伊朗。施泰尼茨敦促國際社會設定一份“短而明確的最終時間表”,要求伊朗中止核計劃。
對話結束后,英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伊朗現行立場“距取得外交突破相去甚遠”,敦促對方“認真考慮,是堅持現行政策,從而面對國際社會進一步壓力和孤立,還是進入實質性談判”。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則說,阿拉木圖對話“無疑向前邁出一步”,俄方認為“必須承認伊朗的一切權利,包括鈾濃縮”。同時,作為交換,伊方核計劃必須接受更多國際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