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3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21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比去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3月份當月,全社會用電量42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
“4.3%的增長比預期要低,特別是3月份用電量增長只有2%,說明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說。
用電量是一國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
“一季度用電量數據與市場預期差距較大,說明中國經濟復蘇基礎還不穩固,經濟缺少持續穩步回升的動力,制造業仍面臨一定增長壓力。”金銀島分析師尚寶合說。
林伯強認為,我國房地產業的調控不斷持續,對上游建材、水泥等行業產生了影響。
資料顯示,當前中國工業能耗占總能耗的70%,而發達國家一般在40%左右。這其中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消費又占到工業能耗的一半左右,用電量的波動跟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
“從以往經驗來看,在經濟下行期往往高耗能行業的增速最先回落,而且下降的幅度更大,因為高耗能是用電大戶,這樣帶動電力的回落幅度更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這一趨勢也反映在用電量結構的變化中。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8.3%,比二產高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7.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一季度,中國第一產業用電量18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3%;第二產業用電量8688億千瓦時,增長3.8%;第三產業用電量1527億千瓦時,增長9.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735億千瓦時,增長3.1%。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按用途劃分的理想的用電量比例一般為交通、建筑、制造業各占三分之一。
“在中國現階段,生產用電仍會占主要比例,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居民生活用電和以樓宇、交通、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用電量會逐步上升。”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說。
伴隨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中國電力消費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可再生和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有所提高。
中電聯日前發布的預測報告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將繼續趨穩回升,帶動用電需求增速回升,全年全社會用電量預計約為5.3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左右。其中,第一產業用電增長4%至6%,第二產業用電增長5.5%至7.5%,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長繼續保持10%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