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3日第六個工作日,參考原油(96.55,0.94,0.98%)品種(布倫特期貨、布倫特現貨、迪拜、ESPO)均價為101.407美元/桶,變化率為0.97%。換算成大陸油價的調整幅度同樣不及50元/噸
5月10日,中國成品油將迎來3月底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實施以來的第三次調價窗口。截至《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稿,與中國大陸成品油互動更密切的國際油價走勢出現反復,在前階段大幅下跌的情況下,近期卻呈現回暖態勢。
截至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下稱“紐油”)報收于95.61美元/桶,比上周總體上漲了2.8%;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稱 “布油”)報收于104.19美元/桶,漲幅達1%左右。但中國大陸成品油能否在本周期內順利實現調價,還要看未來4個工作日國際油價的走勢。
國際油價回暖
4月中旬,在黃金(1476.70,12.50,0.85%)期貨價格大幅下跌、多家國際投行做空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一度跌跌不休,連創幾個月以來的新低。但近期,國際油價又呈現回暖態勢。
分析人士認為,回暖主要是宏觀經濟層面的好轉。一方面,美國勞工部5月3日公布數據顯示,4月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16.5萬個,失業率較前月下降0.1個百分點,至7.5%,好于市場預期。另一方面,歐洲央行也決定將歐元區主導利率調降25個基點,至0.5%的歷史新低,這是2012年 7月以來歐洲央行首次調息。
當然,國際油價不是沒有利空壓力。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4月,該組織的產出自1年多以來首次從最低月度水準回升,這主要是因伊拉克及利比亞出口中斷的情形獲得解決,且伊朗的對外銷售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OPEC4月每日原油產出達3046萬桶,高于3月的 3018萬桶。此前,國際能源署(IEA)就曾多次強調,全球原油市場不缺少供應,且“低油價有助于全球經濟進一步復蘇”。
同時,對于國際油價未來的走勢,仍有一些機構在做空油價。中宇資訊分析師馬燕則認為,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暴漲暴跌,走勢不定。但她認為,“受美國債務問題影響,短期國際油價仍存在下行風險。”
不過,瑞銀仍預計,布油將反彈,第二季度均價將為110美元/桶。“對中國需求增長的擔憂過度、美國強勁的產出增長受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供應風險的抑制、煉油廠在季節性維護結束前正在采購原油、布倫特油價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可能再度攀升。”瑞銀稱。
中國大陸調價擱淺?
隨著國際油價近期的走勢不斷反復,中國大陸成品油調價也出現了一定的不確定性。據安迅思息旺能源統計,截至5月2日,其監測模塊統計的變化率是+0.72%,換算到大陸的調整幅度是20元/噸。
大宗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提供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第六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布倫特期貨、布倫特現貨、迪拜、ESPO)均價為101.407美元/桶,變化率為0.97%。換算成大陸油價的調整幅度同樣不及50元/噸。
據3月26日國家發改委在官網的表述,“按新機制,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都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50元/噸,即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0.05元時,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對此,馬燕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距5月10日調價還有4個工作日,具體的調價預期仍需由后期原油走勢決定,“目前預測調整幅度較小,故調價有被擱淺的可能性”。
“本輪調價周期(4月23日-5月10日十個工作日)時間已過半,油價上調的預期尚未明確。”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徐瑩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成品油新定價機制運行下,國際市場的風云變幻更快地傳導至大陸油品市場,使得油價調整方向充滿更多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中油公司在官網的新聞稿顯示,依據其浮動油價機制計算,本周中國臺灣地區的汽、柴油價格不進行調整,各式汽、柴油參考零售價維持92號無鉛汽油每升32.3新臺幣、超級柴油每升31新臺幣。
另外,油價批發市場的低迷態勢還在延續。據隆眾石化網監測,截至5月2日,中國大陸市場93號汽油批發均價9080元/噸,較大陸最高零售限價均價低448元/噸;0號柴油批發均價為7810元/噸,較大陸最高零售限價均價低347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