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為王”是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十分信仰的信條,無論什么類型的產品,哪個品牌的產品,甚至是質量如何的產品,沒有渠道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也就沒有利潤,企業生存自然也成為問題。在電子商務日益風靡的今天,許多太陽能熱利用企業也開始進軍電商領域,并且開始考慮傳統渠道是否該保留的問題。
雙線合并,防止顧此失彼
2012年11月份,皇明決定大舉進軍電商,在談到本次轉型意義時,黃鳴更是坦言,淘汰掉經銷商有利于企業成本的控制和服務的提升。此言一出,引起皇明經銷商的極大惶恐,單靠電商支持的皇明究竟能走多遠?這一問題的答案尚不可知。那么企業究竟該如何平衡電商與店商之間的關系呢?
對于太陽能熱利用企業來說,完全放棄線下渠道而專營線上是不明智的,竟線下渠道穩定性更強,網絡也更為健全。企業最需要做的就是重視消費者利益,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這就要求企業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不斷嘗試,不斷改進。筆者認為,現階段企業還需在穩住線下渠道的前提下,開展電商業務。線上看得見,讓消費者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并且價格比線下便宜,線下提高了交易速度,壓縮了流通成本,提供全天候的服務,企業應該采取線上線下差異互補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消費。實際上,在如今的競爭環境下,企業所有的營銷模式都應該面向消費者,建立在線上線下互動、互通的基礎上的電子商務模式才是真正具有實效意義的,而這就需要企業把線上和線下渠道建設放到戰略高度,清晰和明確定位才能夠充分利用、整合所有可用資源,采取適當的策略。
企業如何協調雙線經營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理事長陳震曾表示:“傳統企業有線下的渠道和資源,能夠為線上提供有力的支撐;而現實的情況是,線上的發展很有可能與線下形成利益沖突,同一種商品,線上線下形成自我競爭”。因為線上跟線下的價格不一樣,會影響到線下的發展,一般的線上商品價格要比線下低10%~20%才有銷路。
線上交易與線下交易相結合最大的沖突就是價格問題,按常理來說,線上產品價格定會低于線下,這就與線下渠道專賣店的形象和價格產生了沖突,首先便是專賣店的銷量,其次便是企業、品牌的形象,哪一方面的損失都是企業不愿意看到的。要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必須進行差異化經營。
首先,企業不能將電商當做傾瀉庫存的平臺,庫存問題是企業最為頭疼的問題,一般來說線上交易的價格要比線下交易便宜15%左右,因此廠家多看好線上交易的銷量,但與此同時卻也對線下渠道的形象和價格形成了沖擊。因此,價格的差異化并不可取。
其次,將電商打造成線下經典產品的復制平臺,往年的經典款式在線下渠道已經斷貨時,廠家便可對這些經典款式進行追單,只在線上銷售,如此一來也不會對線下渠道造成沖突,而且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總銷售額。
第三,在線上提供網絡特供款產品,這是指專門針對網絡銷售開發產品款式,這些款式不在線下渠道鋪貨,終端無法買到,只在網上獨家銷售;另一方面線下鋪貨的產品也不要同時出現在網上,這樣的差異化設置,自然能從根源上避免渠道間的利益沖突。
但從長遠來說,線上和線下業務將會融合發展。讓消費者既能受到線上的便捷,又能享受到線下的服務和體驗,消費者不僅能夠分享電子商務帶來的價格優勢,又能夠獲得很好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