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美國頁巖氣的發展狀況確實比我們至少高出10個等級,但土質情況與技術以及管理體制卻大不相同,照搬美國經驗肯定不可取。”
“我國頁巖氣資源豐富,政府也很重視頁巖氣開采,而且資金又充足,自然吸引了很多國外專家來指導。但在聽取這些專家意見時,我們要有所取舍才行。”
……
聽了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中國能源戰略論壇暨中國天然氣產業與管網建設發展大會上國內各路專家介紹的美國和中國頁巖氣發展情況,幾位與會天然氣行業人士在午休期間紛紛討論起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在學習、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頁巖氣發展思路方面不能盲從照搬,而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頁巖氣領銜非常規天然氣發展
“雖然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石油次之,天然氣排在最后,但近年來天然氣開采量持續攀升,特別是以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為主的非常規天然氣開采量和開采技術已經有了新的突破,將成為今后能源消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在分析了最近幾年我國能源消費比重情況后,充分肯定了天然氣在未來能源消費結構中將起到的巨大作用。
目前我國煤炭和石油的探明儲量增速已經相對穩定,而天然氣未探明儲量的增長空間巨大。具體談到天然氣的比重時,張大偉表示,非常規天然氣與常規天然氣將呈現8∶1的比例,而這其中頁巖氣將占據最主要的比重。
“目前我國頁巖氣探明的可采資源為25.08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四川、陜西、重慶等區域。”張大偉表示,最近幾年頁巖氣發展迅速,已被國家認定為獨立的礦種,并推出了專門的政策扶持這一產業。
美國與中國在頁巖氣開發方面的差距
張玉清介紹說,我國2005年才開始頁巖氣資源的前期調研和開發,相對于美國來說已經晚了很久。另外,我國在開發頁巖氣的技術方面還不成熟,特別是關鍵性技術還沒有取得真正突破。
張大偉形容美國與我國頁巖氣的發展現狀是一個八級木匠和一個學徒的比較。他介紹說,近年來美國頁巖氣產量迅猛增加,2011年的產量為1974 億立方米,到2012就達到2653億立方米,一年間就增長了600多億立方米,而我國到現在的產量才1074億立方米。此外,美國目前已經有10萬口頁巖氣井,而我國只有83口;美國頁巖氣的管道長達50萬公里,而我國只有5萬公里。
除了產量差距明顯外,開采的技術也不在一個等級上。“我國頁巖氣資源很豐富,但在開采上面臨很大的困難,包括我國目前對頁巖氣的地質情況還不是很了解;頁巖氣地質的品質不是很好,不利于開采;技術不成熟,開采費用較高。比如我國打一口井需要8000萬美元,而且要三四個月甚至半年才能完成,而美國只需要投入2500萬美元,并且在一周時間內就能打通。”張大偉表示。
中國石油(601857,股吧)海外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高級顧問李文陽表示,我國與美國在頁巖氣開發方面的差距除了技術外還有地理環境方面的原因。“我國地質條件比美國差,比如美國的頁巖氣層埋藏深度多為200-2000 米,而我國四川盆地的頁巖氣層埋藏深度多為1500-4000米;不同地區間頁巖氣藏也難以對比,井間參照、類比、連層等較為困難。此外,我國每噸土大約只含1.5-2立方米的頁巖氣,而美國可達10立方米。
雖然我國與美國在頁巖氣開發方面的差距較大,但張大偉并不認為我國不具備趕超美國的潛力。他舉例說,我國某地一口頁巖氣井的產量達43萬立方米,這都是通過高精尖技術才能完成開采的,與美國不相上下。
在張大偉看來,資金、技術都不是問題,關鍵是體制問題。“如果放開體制問題,我們非常規天然氣產量至少還能增加一半以上。因為天然氣的賦存是自然存在的,它沒有任何規律可言,一塊地里含有天然氣,但很難知道具體儲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大企業仍會按部就班地開采,這樣一來成本就很高,而小企業更善于調配資源,在開采中更能傾其所有,并能完全地將頁巖氣開采出來,而且還能掙著錢。”
李文陽則表示,目前我國頁巖氣開發遇到的不是資源少、技術差的問題,而是整個工程開發的問題。他認為,在開發環節上要做到在開采前盡量選擇“甜點”,二是要采取成熟可靠的改造工藝,三是投入和產出要產生合理的經濟效益,四是在開采過程中要堅持節能環保。
合理借鑒美國模式
在比較了中美兩國在頁巖氣發展方面的差異后,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在頁巖氣開發方面要合理借鑒美國模式。
“我國頁巖氣開發不能照搬美國模式。因為一是土地所有權不一樣,二是監管框架不一樣,三是我國天然氣生產、運輸、銷售還沒有實現垂直分離管理,四是頁巖氣地質條件差異較大。”張大偉表示。
李文陽在實地調研美國開發頁巖氣后也得出不能照搬美國模式的結論,他認為在不同的土地上絕不能采取同樣的開采方式,要因地制宜。
不過,雖然存在差異,不能照搬美國模式,但是美國頁巖氣開發的許多經驗仍值得借鑒。
張大偉表示,近年來美國頁巖氣發展迅猛,美國視天然氣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啟動了頁巖氣資源評估和評價工作,加快研發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整套技術,并逐步完善了頁巖氣管理制度,制定資源勘探開發、應用規劃、技術研究、投融資、財稅和行業管理等政策,以有效方式為頁巖氣勘探開發提供財政支持。“這些經驗都值得我國學習。”張大偉表示。
“美國頁巖氣開采采取工廠化的施工方式,鉆井費用大大降低,這種方式我國應借鑒。”李文陽認為,工廠化的施工將是未來頁巖氣開發的必由之路。
此外,李文陽還認為,在合理利用水資源方面,美國等發達國家都是利用地下水,這比我們引用湖泊水要經濟。
“總之,在合理借鑒美國模式方面還要堅持幾個原則,轉變觀念是前提,選擇"甜點"是關鍵,打造裂縫是主線,控制成本是重點,保護環境是條件。”李文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