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國家,電價低廉,供電隨處可得。但在電力基礎設施薄弱的非洲,缺電很常見。人們用汽車蓄電池為手機充電。煤油燈是常用的照明設備,但同時也非常臟和危險。
由于各國電網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需求增長,越來越多的非洲人不再尋求基于化石燃料的集中化解決方式,而是轉向了太陽能。
迄今為止,太陽能發電在非洲能源構成中只是一個輔助角色,但太陽能利用的增長標志著非洲地區向可再生資源的轉向。2004年,非洲的可再生能源行業規模還只有7.50億美元。2011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36億美元。去年年末,聯合國預計,到2020年,非洲的可再生能源行業規模將達到570億美元。
太陽能特別適合非洲中部和東部光照充足的赤道地區,一位創業者說:“這里,能源每天都照在我們頭上。”最近幾年,這個地區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的天堂,一些科技領先的小公司迫切希望能從南半球對能源的渴求中挖掘商機。
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Fenix International就是這樣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開發出了一種即插即用的電池ReadySet,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或自行車充電。雖然 ReadySet擁有一系列的功能(它擁有USB接口和汽車點煙器接口),但它的設計主要是幫助用戶在沒有電網的地方為手機充電。
根據移動運營商行業協會GSMA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手機入網總數超過了5億。這個數字預計在未來5年還將再增加2.50億。在非洲,很多人擁有手機,但不一定有供電。他們是全球缺電手機用戶的一部分,這些用戶2009年預計為5億人。沒有電力供應,意味著很多電池沒電。
“非洲的手機入網增長速度非常驚人,”Fenix的CEO兼創始人林麥克(音譯)說“這是我們看中的機會。”
迄今為止,Fenix已經在烏干達賣出了3,000套ReadySet(烏干達的銷售辦公室是Fenix最大的一個),在全球共售出5,000套。早期用戶包括一些創業者,他們使用ReadySet為當地手機用戶提供收費充電服務。
“它就像一個迷你許可,”Fenix東非地區總監林賽•漢德勒說“它是一個可以規模化的簡單解決方案。用這個箱子,人們一年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
起初以10萬美元信用卡貸款白手起家創立這家公司的林麥克最近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吸引到了法國電信公司Orange和能源管理公司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這樣的大型企業投資者。林麥克預計,Fenix將在未來兩、三年實現盈利。
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強大力量
已故著名管理教授C.K.普哈拉曾在《金字塔底層的財富》(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一書中稱,通過為“金字塔底層”人群設計產品和服務,公司不僅可以盈利,還能造福社會——這部分人群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2.50美元,總數大約有30億人。
太陽能制造商d.Light的CEO唐恩•泰斯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學習時就師從普哈拉。總部位于舊金山的d.Light制造平價優質的太陽能燈,近幾年已成為平價太陽能行業的排頭兵。d.Light是 2013年150萬美元扎耶德未來能源獎(Zayed Future Energy Prize)的獲獎者,每個月向全球賣出40萬盞燈。
泰斯覺得,d.Light的成功證明了普哈拉的理論。他說:“太陽能是個機會,既能給全球帶來巨大改變,也可以實現企業盈利和個人利益。”
在太陽能創業者中,市場化解決方案能改善民生是一個重要的信念。煤油常常被談及。這種“臟光源”會降低室內空氣質量,而且成本也很高。貧窮的非洲人口將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花在煤油上;整個非洲大陸每年這上面的花費約為100億美元。同時,這種燃料也很危險。d.Light的一位創始人山姆•古德曼曾在西非為和平工作隊(Peace Corps)工作了四年,曾經目睹過一場由煤油燈引發的火災造成了孩子的毀容的慘劇。與此類似,Fenix的漢德勒2009年在肯尼亞鄉村為一家非營利機構工作時,一場煤油燈引發的火災造成了鄰舍的一個嬰兒死亡。
但是,遠遠落后于需求增長的電網擴張并不足以削減當地對煤油等燃料的依賴。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有錢,電力需求也在增長。更多的人,更多的收入,等于能源消費的增長。
“它造就了一個龐大的需求生成回路,”泰斯說。“供應不可能跟得上。集中化的電網體系無能為力。核能過于資本密集化,而且具有高風險。”他說,太陽能提供了一種可擴展的平價方式來緩解能源荒。
困難……
短期內,太陽能發展的雄心仍然將面臨諸多挑戰。平價太陽尚能處于初期。普及率仍然相當低。據泰斯稱,在d.Light運營的大多數國家,太陽能使用量都沒有超過5%。超過10%根本無從談起。
這是典型的商業挑戰:如何說服客戶嘗試新事物?對于非洲的太陽能公司,更加糟糕的是,隨時可能連夜卷起包袱走人的競爭對手們向市場注入了大量廉價的仿制產品。“我們看到更多的中國仿制產品在市場中出現,”林麥克說。“有賣假電池的,還有假的太陽能電池板。這種垃圾破壞了這個市場。”
即便客戶愿意購買太陽能產品,這些公司也依然面臨一項銷售挑戰:購買者或許手頭沒有足夠的現金。舉個例子,Fenix的ReadySet售價約150美元。這個價格對于普通烏干達人可是一大筆錢。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顯示,烏干達2011年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后為1,320美元。農村的收入水平甚至更低。根據烏干達統計局 2009-2010年度的數據,北方農村地區的年收入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太陽能公司的應對之策是制訂“即付即用”計劃或內部融資。Fenix最近開始向購買ReadySet的客戶提供微型貸款。據林麥克稱,他的公司迄今已發放了50,000萬美元的信用貸款。
對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營的太陽能公司,最煩人的問題是分銷。很多農村地區的客戶很難接觸,可能也不怎么了解太陽能發電。在這些地區,太陽能公司盡可能與成熟的零售商合作。但這也有其限制。比如,非洲最大的電信提供商MTN在其零售網點銷售ReadySet,但這些零售店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地區。
“只有很小比例的潛在客戶正在使用太陽能,”漢德勒說。
她說,至少現在,像煤油等常見的能源解決方案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我們必須創建一個全新的市場,”泰斯承認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正在從零開始建設全新的分銷渠道。”
非洲:太陽能產品的雅芳式分銷
當初凱瑟琳•露西創立非營利組織Solar Sister時,她希望幫助烏干達等國的女性創業者們在農村分銷平價太陽能產品。
“大概五、六年前,很多太陽能公司開始為金字塔底層設計產品,”她說。價格降了下來,產品變得更出色、更可靠,供應越來越多。問題是分銷投資不足。
露西過去是紐約的一位投資銀行家,專門為大型能源項目提供融資。露西在Solar Sister建立起了類似于雅芳等直銷公司的草根分銷網絡。露西認為,太陽能產品的理想銷售員就是當地的婦女。
露西說:“在這些社區里,女性是能源客戶,她們管理著家庭的能源需求...因此她們能很好地宣傳介紹產品。”女性廣泛的人際網絡使得Solar Sister能比傳統零售商更加深入地接觸目標群體,而Solar Sister則提供培訓和創業融資。
露西說:“這種方式讓分銷深深深扎根于社區。”
最近,這家組織從烏干達擴張到了坦桑尼亞和尼日利亞。目前,Solar Sister支持著400位女性創業者。露西計劃在三年內將這個數字擴大10倍——但如果有更多的資源,她說:“我們可以擴大100倍。”
露西表示,在缺乏電力基礎設施的非洲地區,人們對太陽能的需求使得撒哈拉以南地區成為可替代能源大規模擴張的天然目標市場。“我們期待引爆點的到來,等待著綠色能源的成本能與電網一比高下的那一天,”露西說“在非洲,我們離這個引爆點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