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埃及總統穆爾西在最后期限之前仍誓言絕不辭職,上百萬抗議民眾令埃及局勢進一步混亂,隨之帶來的是石油價格在周三達到每桶102美元,創下近14個月以來新高。
埃及并不是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但控制著蘇伊士運河,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航道之一,因此對于維護全球能源供應有重要作用。美聯社3日稱,中東地區原油產量占世界原油產量的大約1/4,因此每天有超過200萬桶原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
不過,一些分析家認為,市場對埃及政治危機的反應被夸大了。負責運營這條重要航道的蘇伊士運河管理方表示,他們擁有運營運河所需要的所有權限,并沒有受到埃及政府體系和法律的限制。“每次埃及出現一些混亂,都會有聲音稱地緣政治因素將加大對石油的需求,因為蘇伊士運河將面臨停運的風險”。
除外界對蘇伊士運河突然中斷的擔心逐漸升高外,美國原油儲備出人意料的大幅下降,也被認為是此次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報道稱,七八月份將迎來國際性的夏季用油高峰,這將對油價產生一定支撐作用。但從長期來看,油價走勢取決于全球經濟復蘇預期。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全球經濟仍處于低潮期,原油市場的大幅度回暖希望并不大,而美聯儲趨向削減量化寬松規模的政策將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利空。美國期貨市場分析人士則認為,當前市場心態十分脆弱,國際油價在短期內還將因經濟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而出現明顯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