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件商品的成本價是7美元,售價卻是100美元,那么,恭喜你,當你看到這條消息時,你肯定已經沒有機會進入利潤這么豐厚的行業了。
等等,現在機會之門又開了一個門縫兒,而且是朝向中國。
尼日利亞總統喬納森7月11日在北京主持了尼日利亞投資論壇,論壇上Heirs Holdings投資公司董事長托尼。埃魯梅魯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希望尋找中國私營領域的投資者,共同開發石油領域的機會。
Heirs Holdings旗下有兩個控股能源公司,分別是Tenoil和Transcorp Energy,這兩個公司分別有兩個石油區塊。Tenoil將在今年10月份開始生產原油,而Transcorp Energy將在明年一季度開始生產。
預計Tenoil每天出產最多25000桶,生產成本在7美元一桶,目前尼邦尼輕質原油價格約為100美元每桶。
埃魯梅魯希望,到2018年時,他的石油公司能夠每天生產20萬桶原油。照現在的價格來計算,屆時他每天的利潤可達1860萬美元。
埃魯梅魯是《福布斯》雜志2012年評出的“非洲20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但他才剛開始進入石油領域。他選擇的時機十分微妙,因為殼牌、道達爾、埃尼、康菲、雪佛龍等跨國大型石油公司,正陸續出售其在尼石油區塊權益。
有評論稱,大型石油公司出售的原因包括油田安全堪憂,以及旨在讓石油部門更加透明的《石油工業法案》遲遲不能通過。
埃魯梅魯的解釋是,大型石油公司的出售原因是重新配置資產,而他們放棄的小型油田,正是進入這一領域的良機。他正在從跨國石油公司手中購買新的石油區塊,以實現他每天生產20萬桶的目標。
目前尼全國日均原油產量206萬桶,低于2013年聯邦預算設定的253萬桶基準產量,其中4月份更降至194萬桶。尼國內生產總值的近40%和財政收入的近70%來自石油產業。
到非洲去投資小型陸上油田對于中國的石化巨頭來說得不償失,但對于私營投資者,埃魯梅魯認為很有潛力。
“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向政府申請區塊進行勘探開采,但我更想找的是煉化和加工者,實現出口,”埃魯梅魯擁有的油田儲量據稱有一億桶,天然氣儲量甚至比石油儲量更加驚人,因此他希望合作者能夠提供包括化肥生產在內的全價值鏈投資。
“雖然說石油開采的成本是7美元一桶,但為了保證安全,石油公司需要向當地社區支付一筆安全費用,這些錢可以用來建設學校、醫院或者解決油田帶來的環境問題,加起來可能要12美元一桶,”Transcorp Energy的工作人員說,“即便如此,利潤仍然非常豐厚。”
石油領域的合作是尼日利亞總統此行的重點領域,他本人將前往大慶石油工業基地參觀。從1979年開始,尼境內石油區塊開發必須采用與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NNPC)合資的方式,且后者原則上應占60%股權。
因此,投資石油領域,就意味著與政府的合作。“我希望中國投資者能更加關注與私營領域的合作,畢竟這才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埃魯梅魯說,“尋找一個好的合作伙伴,中國公司在尼日利亞的石油開發可以媲美安哥拉或南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