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大慶石化公司運行27年的乙烯裝置兩臺燃油輔鍋全面停運,改用熱電廠燃煤鍋爐蒸汽,年可增效1.9億元。
乙烯裝置蒸汽系統優化改造,是大慶石化保增長、保效益、促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年前6個月,這個公司在提高產品質量、加大優質產品產量和解決技術難題等方面下功夫,創效突破億元,達到1.08億元。
“企業競爭力體現在產品競爭力上。”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王德義道出了做強企業先做優產品的基本思路。這個公司在創效大戶化肥裝置的關鍵部位設立 13個質量管理監測點,對47項技術指標、294項工藝參數實行24小時監控,生產的昆侖牌尿素含氮量、含水量等多項指標優于國家標準,受到農民歡迎。
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大慶石化優化渣油資源配置,在滿足動力站油漿消耗的基礎上,加大煉油焦化裝置摻煉油漿比例。今年前6個月,煉油焦化裝置加工油漿3萬噸,減少油漿出廠效益損失1948萬元。
大慶石化優化利用外部化工原料,尤其是組織乙烯生產所需的優質油田輕烴原料,上半年超計劃進廠6.1萬噸,增加效益1206萬元。5月開始,這個公司進一步優化煉油液化氣、化工區丁烯-1和安瑞佳帶料加工,增加效益1221萬元。
有著50年歷史的大慶石化,裝置設備逐年老化。為滿足發展需要,這個公司調整化工通用料生產線,增產高附加值產品。這個公司潛心研究己烯-1和茂金屬生產等方面存在的工藝和操作難題,并相繼推出鉻系聚乙烯等新產品。5月,工業托盤、板材、整理箱、桶類容器等聚乙烯原料市場需求旺盛。大慶石化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攻關,攻克了產品熔融指數、密度、靜電波動等技術難題,實現不停車牌號切換。7月全密度聚乙烯DMDA-8008產品生產一次成功,增效46 萬元。今年前6個月,大慶石化僅產品優化就增效440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