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進而影響其原材料消費需求,上周(7月22日-26日)原油和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下跌。不過,貴金屬市場則因受美元走弱的影響而獲得提振。
日前公布的中國7月份制造業數據低于市場預期,顯示中國制造業延續放緩態勢。匯豐銀行24日發布報告,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 I)初值為47.7,降至11個月新低,處于50擴張收縮分界線以下。另外,中國工信部25日公布2013年首批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行業包括煉鋼、電解鋁、水泥、造紙等。
由于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因市場擔心經濟增速放緩和產業結構調整將影響其對原油的需求,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截至26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9美元,收于每桶104.7美元,跌幅為0.75%。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48美元,收于每桶107.17美元,跌幅為0.45%。
受不樂觀的中國數據的拖累,基本金屬和工業金屬價格也大部分下跌。其中,LM E三個月銅價未能站穩7000美元/噸的心理關口,近三個交易日大幅回調。由于市場對中國數據預期看淡,認為未來需求仍難有起色,市場預期有色金屬可能還有回調空間。
另一方面,上周的另一焦點是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再度回到82點以下。截至7月26日,美元指數報收81.65點,目前跌幅已達3.58%。分析師普遍認為,美元走勢直接受到美聯儲關于退出Q E政策言論的影響,美聯儲態度不再強硬,市場預期減弱,拉低美元。
受此影響,貴金屬市場一改此前下行趨勢,多數貴金屬價格回升。其中,紐約現貨金重回13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雖然震蕩幅度較大,但多數分析師認為,若無重大利空消息,金價有望守穩這一關口至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