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頁巖氣變革已經使頁巖氣成為全球迅速增長的新興能源,我國也將其作為重要能源發展項目,欲在 2020年將頁巖氣產量提升至1000億立方米。隨著頁巖氣開采的逐步深入,該行業將面臨一系列有關安全、健康和環境風險管理的挑戰,而規范頁巖氣安全和可持續開采的行業標準卻尚未建立。
日前,國家能源局批準頁巖氣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相信這一“有行業,無標準”的尷尬局面將很快結束。
頁巖氣的經濟效益在北美已經得到了驗證,隨著我國頁巖氣開采技術的逐步成熟,頁巖氣開發取得良好進展值得期冀。但即使在美國,也依然存在針對頁巖氣開采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問題和爭議,而我國的頁巖氣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問題更是受到公眾普遍關注。
制定標準是開發新能源的一項重要步驟,其對行業發展將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頁巖氣標委會的成立,對行業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此次國家能源局批復的頁巖氣全產業鏈技術標準體系中,對 安全環保的重視值得肯定。
筆者細數了一下,此次批復的頁巖氣標準體系共81項,其中大多數為NB/T(國家能源局推薦性標準)和GB/T(推薦性國家標準),而GB(國家強制性標準)僅有6項,其中有5項是針對頁巖氣開采過程中環境保護問題的,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盡管目前我國頁巖氣開采剛剛起步,尚無法確定高環保標準在未來頁巖氣開采過程中是否會得到很好實施,但該行業標準所具有的指向意義值得肯定。只有從行業發展之初,就牢牢的樹立起重視環保的發展理念,頁巖氣產業才有可能在我國走得更穩更遠,這不僅對能源行業,對整個社會都將帶來十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