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第二輪頁巖氣中標企業的勘查進展情況,16家中標者大部分已完成三年勘查工作總體設計和年度工作部署方案的評審工作;部分企業完成野外調查工作;有多家企業已啟動頁巖氣調查井鉆探。
本次公布信息顯示,大部分中標企業中標區塊的勘探工作皆有不同程度推進。據初步統計,中標企業已完成路線地質調查78條,共4586千米,實測地質剖面80條共118千米。16個區塊已部署了二維地震,其中9個區塊完成招標,5個區塊已采集二維地震627千米。共確定30口參數井或探井的井位,其中 2口開始施工、4口完成工程招標。按照合同規定,各中標企業在取得勘查許可證半年內陸續啟動了勘查施工。
此番披露為去年第二輪招標啟動以來國土資源部首次集中披露中標區塊的勘探進展。受益于國家對清潔能源的大力發展,去年底的頁巖氣第二輪招標吸引了來自電力、煤炭、投資、紡織等行業共83家企業參與投標,最后包括華電、中煤地質等16家企業將19個區塊攬入囊中。
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大部分中標企業取得探礦權證后積極行動,采取多種方式推進中標區塊內的工作。其中包攬兩家區塊的中煤地質,便選擇與民企成城股份[-2.80% 資金 研報]合作,以期在資本、技術及人才上通力合作,實現共贏。
今年6月25日,吉林成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定向增發募集14億元,擬與中煤地質合作設立項目公司,進行頁巖氣探礦權勘察。雙方將共同開發貴州鳳岡一區、湖南桑植兩大區塊。
作為一種潛力巨大的非常規油氣資源,頁巖氣在美國已成功商業化,并開發得如火如荼,對美國的能源結構優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的頁巖氣類型多、分布廣,可采儲量世界第一,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2013年以來我國的A股市場走勢欠佳,但與經濟結構調整相掛鉤的新興產業股票卻有著出人意料的好行情,這其中就包括頁巖氣行業。有預測表明,“十三五”期間我國對頁巖氣產業投資總額將逾7800億元,平均每年投入不小于1560億元。良好的產業前景和有利的產業政策,無疑是為這個板塊的上市企業帶來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也成為這個板塊行情持續走高提供了強大支撐。
目前,我國的頁巖氣開采業已經得到了初步發展,一些儲量豐富的頁巖氣區塊業已探明,儲量最豐的區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貴州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新疆吾爾族自治區等地。而此次成城股份所選定的鳳岡、桑植正分別位于貴州和湖南兩省,先天優勢明顯。
然而,對我國頁巖氣開采業來說,資金和技術一直是發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礙。成城股份此次定增募集的資金絕大部分將用于項目的實際運作,為項目的進行奠定了雄厚的資金基礎。同時此次與成城股份攜手的中煤地質,在氣體能源勘探、開采方面有著絕佳的資源、技術和人才優勢,為兩地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持。
“頁巖氣的開發,對于降低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增強在國際能源領域和地緣政治中的話語權意義重大。”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說。如今中國的“頁巖氣革命”之夢剛剛起航,成城股份乘勢而為,或將在該領域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