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9日創出108.93美元/桶的近16個月新高之后,NYMEX原油9月合約價格展開連續兩波探底回升走勢,但在下方103美元/桶關口獲得較大支撐。在全球原油需求回升及供應階段性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后期國際油價將維持偏強格局。
全球原油需求回升
由于中國7月份宏觀數據好于市場預期,加之美國經濟穩步復蘇,全球主要能源機構上調了今年原油需求增長幅度。8月6日,美國能源署將今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費增幅調高21萬桶,至109萬桶,并且預計今年三季度全球液體燃料的日均消費量將超過供應量。就美國而言,在截至8月2日的前五周里,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大幅下降近3500萬桶,并且,作為NYMEX原油基準交割地,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同期大幅減少980萬桶,降幅近20%。究其原因,一方面,經濟回升帶動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另一方面,三季度季節性消費拉動原油需求階段性走強。在需求支撐下,原油價格將維持偏強格局。
供應階段性下降
從美國能源署公布的數據來看,7月份美國原油日均產量進一步增加至750萬桶,創下1991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高110萬桶。受益于頁巖油產量快速提升,美國乃至北美地區將成為未來全球原油供應的重要增長點。不過,為了對沖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的快速增長,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已經采取減少產量的措施,并且,未來該組織很可能會下調其維持幾年的3000萬桶的日均產量目標。另外,從短期來看,7月份全球原油及液體燃料的日均供應量大幅減少270萬桶,產油國政局動蕩導致大量原油生產和運輸設施遭到破壞。8月9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報告顯示,由于油廠設施的大面積維修,預計到9月份,伊拉克原油日均出口量將銳減50萬桶,并且,后期能否完成維修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另外,由于勞資糾紛及戰亂重現,8月初利比亞原油日均出口大幅削減近三分之一。
在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階段性偏緊的情況下,后期國際原油仍將維持偏強格局。NYMEX原油100—103美元/桶是個重要支撐區間,不排除后期重新向110美元/桶關口發起沖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