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30日上午消息,為保持經濟增長,中國必須協調好能源需求和資源稀缺這一大難題,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國煤炭使用和水供給之間的矛盾。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一項新報告顯示,中國計劃中的火力發電廠超過一半都把地址選在水資源緊缺或極度緊缺的地方。一旦這些工廠建立,將為中國早已稀缺的水資源帶來更多壓力,并威脅農業、工業和居民的用水安全。
截至2012年7月,中國政府計劃新建363家燃煤發電廠,預計總發電能力為557千兆瓦。而在2012年底,中國總發電量為758千兆瓦,這意味著燃煤發電量將增加75%。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煤炭消費國,幾乎占全球煤炭用量的50%。
為協調水資源,中國政府出臺水資源管理3項國家目標,又稱“三條紅線”。這三條“線”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年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60%,保護水質以最大限度促進可持續發展。
目前看來,控制用水量、提升用水效率和水質目標,只是中國解決水資源和能源交換問題所邁出的重要的第一步。為達到控水目標,中國還需放緩煤炭行業發展步伐,并引進有效節水和效能項目。
中國需要解決煤炭難題,因為這不僅僅影響供水系統,農業、生態系統、其他行業和居民都將受到影響。目前,計劃中的燃煤發電廠是否會如期開工尚不明確。中國將謹慎管理水資源并限制燃煤發電產能,還是不顧紅線追逐燃煤發電產能,我們還不得而知。在決策中優先考慮水資源管理有助于中國實現其經濟發展和資源需求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