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成在宣布佳兆業重回一二線城市后,一直無法突破的北京市場或許會因長安8號而改變。
日前,佳兆業確認將以代管代建的方式入主北京長安街沿線唯一待售物業“長安8號”,從而由此曲線進軍北京市場。
代建長安8號
其實佳兆業與長安8號最初的緋聞是將以60億元的代價接盤,只不過這一消息最終被佳兆業否認,表示只與長安8號項目公司“北京耀輝置業”簽訂了代管代建協議。
佳兆業還對外宣稱,公司與長安8號項目的服務費屬于商業內容目前不方便具體透露,并且由于公司具有長期的代管代建及爛尾樓改造的成功經驗,有信心將該項目做好。
而說起長安8號,業界的第一印象無疑是爛尾樓一棟,因為該項目至今已五度易主,并且開發進程極為緩慢,最近兩年甚至已處于停工狀態。
2004年,北京王府世紀艱難拿下了長安街沿線上最后一塊住宅用地,由此開始了長安8號近十年的爛尾樓生涯。
在此期間,包括首開集團、奧園集團等房企均以不同形式涉入其中,但都因開發緩慢、進展不順而敗退,目前該項目51%的股權屬于金利豐集團,少部分股權則仍屬于老東家北京司世紀王府。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8號在2010年初曾實現項目歷史上的首次開盤,當時銷售均價高達8萬元/平方米,也為彼時的東家奧園帶來近8億元的銷售回款。
只不過,由于受到2010年開始的新一輪調控沖擊,豪宅市場降溫,長安8號此后再無銷售。
如今,佳兆業以爛尾樓改造專家的身份代管代建長安8號,讓外界對該項目的前景再次充滿期待,畢竟項目所處的區域極具優勢,且經過多年“囤地”,地塊本身的價值已經翻番數倍,如果運營得當,盈利依然可期。
同時,對佳兆業而言,也了卻了其一直無法進軍北京市場的心愿。雖然只是代管代建,但起碼可以在北京打開局面,為今后自己單獨拓展項目打下基礎。
相關業內人士也指出,佳兆業以如今的方式進京,相比直接收購既可以降低成本,最主要的還是防范了未知風險;同時,在競爭激烈的北京市場,首個項目必須打響,考慮到長安8號的歷史與現狀,以及佳兆業在改造爛尾樓方面經驗頗豐,似乎是個雙贏局面。
當然,長安8號既然是爛尾樓,必定會涉及許多債權債務、銀行、土地、規劃等方面的問題,佳兆業能否發揮其特長,將這個長安街上唯一待售物業解禁也還值得觀察。
中石化模式
不管怎樣,代管代建長安8號已使得佳兆業一線城市布局的戰略圓滿。
而回溯佳兆業的歷史,作為一家1999年成立并進入舊城改造領域的房地產企業,佳兆業目前積累了大量舊改土地資源,涉及深圳、珠海、廣州、東莞、惠州等城市,擁有超過30個項目,總占地面積超過1000平米。
在經過十多年的運作和發展后,舊城改造如今已成為佳兆業的發展戰略之一。
從改造業態來看,目前佳兆業改造的項目主要包括爛尾樓、舊廠房和多業態等類型。
其中在爛尾樓改造方面,佳兆業成功運作的項目有廣州中石化大廈,深圳佳兆業中心、以及大連佳兆業廣場,三個項目的總體量達到約33萬平方米。
而在具體開發模式上,廣州中石化大廈是由佳兆業自行改造,大連佳兆業廣場則是運用大連海昌集團本地化優勢合作改造的項目。
另外,佳兆業在深圳獲取的多個舊改項目,都是以政府為主導,佳兆業進行配合的改造方式,今年上半年獲取的鹽田舊村改造項目就是這種方式的體現。
不僅如此,佳兆業在改造進度上還堅持快速開發,從而緩解資金壓力。以大連佳兆業廣場為例,該項目2011年3月正式簽署合作協議,2012年1月1日開幕,僅用9個月的時間就完成改造。
同時,得益于大量舊改項目的入市,佳兆業在銷售均價和利潤率方面也有很大提升。
今年1至8月,佳兆業的合約銷售均價達到9260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1%。對此,佳兆業副主席譚禮寧在早前業績會上曾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一二線城市的貢獻與去年有所增加,去年的比例大概42%左右,今年上半年一二線城市的貢獻則達到60%。
這其中,深圳三大舊改項目佳兆業城市廣場、龍崗達到1號及KPR佳兆業廣場的貢獻尤為重要,而這類項目的平均毛利率能達到50%左右。(記者 彭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