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卡點290個,退卡點1個,想退張余額超過10元的卡,大老遠跑來,卻被告知要提供購卡充值發票,工本費還不退……在上海中國石化[0.69% 資金 研報]加油卡長寧路退卡點,消費者發起牢騷。
退卡要發票不退工本費
提起“退卡難”,上海的王先生第一反應就是中國石化加油卡,相比全市290個充值和發卡中心,辦理10元以上余額的退卡點僅有一家。
“關鍵是煩,必須要出示購卡和充值發票。”王先生手頭的幾張加油卡都是朋友送的,是不記名卡,并沒有發票,“感覺是發卡單位故意設置的一個障礙。”
不記名卡不掛失、不退工本費、余額用不盡……在一份辦卡協議上,這些條款赫然在列。
“我始終搞不明白,為何10元工本費不退,我手頭有10來張這卡,都是浪費。”加油站一位司機對記者說。
消費者們還發現,加油卡在用完前會自動剩下小額余額。石化方面解釋: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關加油機計量器具規范要求,加油機生產廠商為防止加油機在加油時過沖造成的計量誤差,采取了保護性設計,限定了0 .1升的預留金額。相關誤差符合國家加油機誤差標準。這筆小額余額可以退款。
“從沒碰到過用不完的消費卡,要么為了幾毛錢跑一次辦退款,要么就眼睜睜看著這些零頭浪費。”正在加油站為私家車加油的劉小姐說。
上海消保委:制卡成本應由經營者承擔
事實上,這類并不方便的消費卡不止一例,不少還是由國有企業所發,與民生緊密關聯。
北京的公交“一卡通”就是一個典型。北京共有2000多個一卡通業務辦理點,但是受理退卡業務的卻只有40多個,其中能辦理壞卡退卡業務的網點只有20幾個。據報道,一卡通壞卡辦理退卡、退資業務需要在7個工作日后到同一地點領取,以至于形成了專業的壞卡退卡“黃牛”。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薛自說,收取工本費和設置退卡門檻都阻礙了卡片的回收,考慮到一張IC卡制作、發放成本只有幾毛錢到1元多,利用差價盈利的行為得以持續。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表示,發卡企業還獲得了通過對預付資金的控制,獲得大量屬于消費者的沉淀資金,起到了現金流的作用并獲得利息,理應對公眾的退卡等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
上海市消保委點評指出,預付卡工本費不得退還的做法屬于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不合理做法。預付卡作為經營者提供服務的工具,卡的成本理應由經營者承擔。
湯嘯天說,“群眾跑腿”的事不能光由政府部門說了算,公眾參與規則制訂和修改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在制定規則時都有公眾參與,相關信息都是公開的,“退卡”就不會成為那么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