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區大多數國家并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美方也不應在中國和本地區個別國家之間選邊站隊。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軍事同盟,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不應介入本地區的領土主權爭議。
—外交部美大司司長謝鋒
“不能把新型大國關系當作一個筐,一味拉單子、提條件,什么東西都往里裝,更不能當成單方面評判對方的尺子,動輒就拿它說事。”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謝鋒昨天稱,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僅好聽,更要管用”,不僅要有信心和誠意,更要有行動。
謝鋒是在出席由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聯合舉行的“轉型環境中的中美關系:新的起點”研討會上作出這番表述的,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權威研究機構和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近50人出席研討會。
要美國別在亞太站隊
目前,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這一概念引發外界關注。出席研討會的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鄭在浩教授認為,東北亞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中美形成大國協調,有可能會繞開地區內中小國家的訴求……美日韓三國只協調軍事安全之類的‘硬’議題,中日韓之間也只談經濟合作的‘軟’議題,而中美韓之間有存在著 ‘不平等’問題。”他說,“如果(中美之間)哪個國家問,‘你是跟著我還是跟著他?’,誰提出這個問題,誰就是東亞最大的威脅。”
對于這種擔憂情緒,謝鋒回應指出,中國有意把亞太作為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試驗區”。但謝鋒同時暗示美國不應做出有損這種穩定的舉動。“中美在亞太擁有不少共同的朋友,中美關系與兩國和其他國家發展關系應該并行不悖。本地區大多數國家并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美方也不應在中國和本地區個別國家之間選邊站隊。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軍事同盟,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不應介入本地區的領土主權爭議。”他說,“東海、南海是中國與有關國家之間的雙邊問題,不是也不應成為中美之間的問題。中方致力于以和平方式、通過雙邊友好協商解決有關爭議。東方人有東方人智慧,亞洲有亞洲方式。希望美方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在亞太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近年來,中國與日本在東海、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南海存在的主權爭議逐漸成為地區熱點,作為這些相關主權聲索國的盟友,美國身影時常在相關爭議事件中扮演了并不令中國愉快的角色。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指出,未來東亞不會發生大的沖突,美國不會為了日本和中國打仗,他建議為了維持地區安全,中美及地區各國要以“理性、小心、靈活和創新”的方式應對,“領土爭端和海上爭端不同。領土爭端,就要劃定一條紅線。海上爭端,涉及各種可移動的海洋資源,應該采取共同合作的思路。”
本月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出席APEC會議期間在印尼國會演講時指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商談締結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共同繪就睦鄰友好的美好藍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在文萊出席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指出,中國正積極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中國最近在東北亞和東南亞有一些政策調整,我的同事們大部分認為,這種調整對中國是一件好事,中國適應了周邊國家的需要與之合作。美國也樂見這樣的調整。關鍵是中國需要在地區事務中建立起特定的協調機制。”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布什昨天說。
想跟美合作開采頁巖氣
謝鋒還希望中美經貿關系能更上層樓。他說美國已成為中國第二大直接投資目的地。
本周,中美第十輪雙邊投資規定談判(BIT)正在美國舉行,這是中美雙方在今年7月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商定進入實質性談判后舉行的首輪談判。
謝鋒說,中方愿同美方共同努力推進BIT談判,希望美方采取積極措施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良好的投資環境,推進中美雙向投資健康發展。他還稱,美國 “能源獨立”戰略成效顯著,中方期待美方早日開放液化天然氣對華出口,并在開發頁巖氣領域開展合作,這將有助于縮小兩國貿易逆差。“美國正在積極推進基礎設施更新換代,中國在該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如果美方為中國企業參與基建投融資合作提供便利,將為中美合作打開一片新天地。”
謝鋒同時呼吁美國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美方多次表示將調整有關政策,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近來更是連樓梯都不響了。希望美方盡早采取實際行動。”
在伊朗核問題上,謝鋒指出,不久前在日內瓦舉行的新一輪伊核問題對話已涉及實質性問題,有一些積極勢頭。中美及有關各方應以此為契機,通過談判縮小分歧,爭取早日取得進展。同時,美方要尊重中國合理能源需求,美單邊制裁不應損害中方能源利益。在阿富汗問題上,他指出,中方愿同美方共同推進中美援阿合作,推動阿富汗實現平穩過渡。中方明年將承辦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希望美方支持并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