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安慶石化新建100萬噸/年催化重整裝置生產出的新產品——2700噸混合二甲苯首船裝料成功,即將正式投放市場,標志著由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開發的FHDO選擇性加氫技術脫除混合二甲苯中烯烴工藝在國內首次工業應用成功。
混合二甲苯是對二甲苯(PX)的重要原料,目前,全球重要產區有美國、西歐、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隨著聚酯行業的迅速發展,混合二甲苯在我國的供應出現嚴重短缺,需大量進口。據了解,我國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溶劑級二甲苯最大的進口國家。
為盡快擺脫依賴進口的不利局面,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混合二甲苯的研發和生產環節的支持力度,多套混合二甲苯精制裝置陸續上馬。大多采用白土精制生產技術,用顆粒白土液相吸附處理混合二甲苯中的烯烴。但隨著裝置大型化和重整反應苛刻度越來越高,重整生成油中烯烴含量越來越高,白土失活快、使用周期短、不能再生等缺點日益暴露,往往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需要更換新鮮白土,廢白土不能再生,需要填埋處理,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要綠色,不要進口。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立刻開發出綠色“國貨”——FHDO選擇性加氫技術脫除混合二甲苯中烯烴工藝。
綠色“國貨”采用含有鉑鈀的貴金屬催化劑,在比較緩和的加氫反應條件下,處理催化重整生成油,快速完成烯烴加氫飽和反應,提煉出酸洗比色、溴指數合格的混合二甲苯。該項技術有效解決了廢白土帶來的環保問題,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專家算了一筆經濟賬,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FHDO選擇性加氫技術多年才需更換一次催化劑,白土精制技術每月必須更換一次白土,單此一項每年可節約80多萬元。FHDO選擇性加氫技術比白土精制技術反應溫度低,能耗相對較低,生產成本低。再加上每年減少了約200多噸廢白土的產生,污染為零,節省廢白土填埋費用40-60萬元,環保效益明顯。
安慶石化第一個吃“螃蟹”。他們組織精兵強將,從項目建設到開工試車再到產品出廠,嚴格管理,規范操作,統一協調,確保了該技術在國內首次工業應用成功,首船產品順利出廠。在安慶石化的示范帶動下,目前,中石化已有2-3家即將采用此項技術生產混合二甲苯,今后將大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