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徐春芳攝
昨天,用于從京西南向西北調氣的陜京三線良鄉—西沙屯段管線和相關輸氣站、閥室等設備,全部建成并具備通氣條件,等待進氣投產。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負責人表示,全長92公里的良西段管線在冬季最寒冷的用氣高峰時,每天可向北京北部地區供應近千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如果氣源充足,西沙屯輸氣站每天最多可向市政燃氣管網注入3600萬立方米天然氣。
三條陜京線年供氣300億m3
北六環外昌平白浮村南,一個掛著“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西沙屯站”牌子的大院內,一群頭戴安全帽、身著紅色棉工服的石油工人正在緊張忙碌。他們在為即將通氣投產的陜京三線良西段供氣設備做最后的安全巡檢。至此,陜京三線已全線建成貫通。
中石油陜京三線EPC項目部書記張小明告訴記者,全長990公里的陜京三線設計年輸氣能力150億立方米,與此前建成的陜京一線、二線合計每年可為北京供應300億立方米天然氣。
“陜京三線是迄今為止建設工程難度最大的天然氣管線。我們征服了連愚公都頭疼的太行山,管線穿過呂梁山時還炸平一座山峰的山頂,施工難度極大。”張小明說,為了向北京供氣,陜京三線還穿越黃河及多條高速公路、鐵路,最多時同時有3000人在現場施工。
92公里長的良西段管線中,有40公里穿行于京西燕山山脈之間。陜京三線北京段關鍵控制點,全長1880米的南莊隧道是“斜巷進口、平巷出口”的形式。進口斜巷坡度超過15°,長448米。隧道穿越的山體地質復雜、涌水量大。百余名施工人員日夜奮戰,終于在山體涌水量最大的8月底前開掘完成斷面3.4米 ×3.4米的直墻圓拱形隧道。
京北今冬專線“補氣”
“陜京一線、二線、三線都從京西南接入,加上此前建成的至通州的分輸線路,高壓天然氣管網已經無縫銜接了京西南、京南、京東南,但人口稠密、經濟活動繁忙的京北卻缺乏有力的天然氣支撐。”北京燃氣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天然氣要通過龐大的北京城市燃氣管網輸送到京北,昌平、懷柔、順義等地區的居民用戶一到冬季用氣高峰,就會遭遇氣壓不足的尷尬。
“今冬,西沙屯輸氣站將通過北京城市燃氣管網北六環段向京北提供充足的氣源。”中石油陜京三線項目部副經理趙國忠說,由于京北地區沒有大型儲氣庫,只能靠天然氣管線進行調節。陜京三線良西段將陜京二線、三線的高壓天然氣通過直徑1016毫米的粗大管線引入京北,日常可以3.2至3.8兆帕的壓力分六路向市政燃氣管網北部注入燃氣,遇極端寒冷天氣還可加壓,只要氣源充足,最多每小時可向城北市政燃氣管網注入200萬立方米天然氣。
“截至目前,良西段正式具備通氣能力,只要首都需要,我們隨時可以將管線和輸氣站移交運營方,高壓天然氣24小時內就能從良鄉分輸站輸送到西沙屯,為京北懷柔、昌平、順義等區縣升壓,保障400萬戶居民采暖用氣。”趙國忠說,良西段建成投產后,將徹底解決北京西北部、北部地區供氣緊張的狀況,為北京冬季采暖提供能源保障。
良鄉分輸站已為京輸氣30億m3
位于房山區閆村的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公司良鄉分輸站,是向北京供應天然氣的六大主場站之一,也是陜京二線、三線交匯接入的輸氣站。從霍爾果斯入境的中亞天然氣和長慶油田天然氣都在這里輸入與之一墻之隔的北京燃氣接收站,進入北京市政燃氣管網。
在良鄉分輸站生產區,記者看到占地幾十畝的區域內布滿了燃氣管線、控制閥門和其他工藝設備。“我們的站區設備都具備遠程控制和緊急關斷功能,可以實現調度遠程控制、站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三保險(放心保)"。”良鄉分輸站副站長李影告訴記者,該站自建成以來,已安全運行1000余天,累計向北京輸送天然氣超過30億立方米,僅去年一年就向北京供氣11.5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