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呼喚氣隨煤走 市場期盼簡政放權
在煤層氣之都晉城市,記者聽到最迫切的改革訴求就是對煤層氣行政審批權的改革。
記者的采訪車駛入沁水境內,只見公路上不時有壓縮天然氣罐車呼嘯駛過,山巒上成片的煤層氣抽采機無間隙運轉。登上山丘,舉目四望,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的 “磕頭機”24小時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場景甚是壯觀。
與上述場景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另一個畫面,在晉城西環路裴圪塔村附近的吉利新源加氣站,記者看到該加氣站的電子顯示屏上赫然打出四個字:現在沒氣。站長裴和平無奈地告訴記者,因為氣源不足,他的加氣站一天會有半天時間無氣可加。
和吉利新源加氣站的無氣可加相比,晉煤集團卻是“氣”結于心。該集團下屬的藍焰煤層氣公司是全國最大煤層氣抽采企業,與之為鄰的還有中石油、中海油等央字號國企。由于行政審批對資源分配不盡合理,有煤炭礦權的沒有煤層氣礦權,有煤層氣礦權的又沒有煤炭礦權,這種礦權設置重疊的體制之痛處處掣肘著企業發展。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崔浩文告訴記者,由于煤炭礦區的煤層氣資源被非煤企業因先登記而取得,要取得煤炭資源的探礦權或采礦權,必須首先取得煤層氣礦業權人的同意,這無疑給煤炭企業的規劃建設增設了一道門檻,嚴重制約了大型礦井的建設和正常接替。同時,地面煤層氣抽采會嚴重破壞煤層和頂板,溝通含水層,極易誘發煤礦安全事故。另外,非煤企業在開發煤層氣過程中,往往會選擇交通方便、布井便利、氣源充足的地點布井開采,造成采氣與采煤不能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科學、合理、安全的一體化部署,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從2005年至2010年,晉城市煤層氣抽采能力提高了10倍,但在產業紅火的背后,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卻經歷了兩次“再認識”過程。第一次是對變害為寶的認識,讓晉城市煤層氣抽采規模迅速擴大;第二次則是對科學發展、體制改革的認識,由于行政審批環節蕪雜不順,氣都晉城在煤層氣開發利用中已經走到不破不立、不改不行的關口。
晉城市發改委主任秦李芳告訴記者,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山西省代表團集體提交了關于煤層氣“氣隨煤走,采煤采氣一體化”的議案,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希望通過行政審批權的下放,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實現煤層氣開發與當地經濟在整體布局上的協調一致。
記者 賈力軍 李全宏 陳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