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始,黃金、黑金(原油)出現反向走勢:上周國際金價再接再厲,在亞洲買盤的支持下連續第二周持續上攻,而國際油價連續四個交易日大幅下跌,并創下多個月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價格重回一個月前的最低點。
是哪些“第三者”讓黃金、黑金新年伊始就“鬧分手”?QE、美金還是中國大媽?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認為:都算不上。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基本面出現異動。
這些專家們分析,黃金、白銀恢復漲勢,與年底實物黃金白銀銷售火爆、指數基金調倉有關;而原油跌,可能受累于利比亞產出恢復以及上周美國餾分油庫存大幅增加。但就中期而言,隨著美聯儲逐步退出QE,美元恢復強勢,黃金、原油維持弱勢回調可能性較大。
原油:供應持續施壓
但從原油的基本面影響因素來看,可謂“此消彼長”。只是,利空影響蓋過利多效果,最終導致上周(截至2014年1月3日)紐約商業交易所2014年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大跌超過6%。
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計劃2014年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意味著美國經濟較為穩定,有益于提高石油需求,油價也會隨之上升。但硬幣也有相反的一面,考慮美國供應的增長,需求提升對價格支撐將會逐步被抵消。
此外,利比亞方面即將重啟國內重要油田的生產,將暫時結束對Al Sharara油田為時三個多月的封鎖,令這座擁有30萬桶日產量的油田重開。一些市場人士甚至認為,利比亞原油產量增長是促使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周美國市場上餾分油庫存大幅增加,是壓垮多頭的最后一根稻草。據EIA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餾分油庫存增加500萬桶,至1.1915億桶,而此前市場預估僅增加120萬桶。
但市場也有不乏樂觀者。中信期貨認為,2014年全球原油市場供需仍將整體維持平衡,國際油價也將維持震蕩走勢,與前三年整體波動區間不會有太大差異。但考慮到波動率的重新回升,預期2014年市場震蕩重心將略有上移,能源品仍將為商品市場的資金重心品種。預計WTI和Brent原油分別將維持于95~115和100~120美元區間內波動,年度均價有望分別上移至102和110美元/桶。
黃金:實物買盤大量涌現
上周國際黃金價格繼續上攻,并重新回到2013年12月18日之前水平。2013年12月18日正是美聯儲宣布2014年開始執行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時間節點。綜合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全球三地市場的情況,絕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由于金價大跌之后,國際實物黃金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引發本輪黃金的上漲勢頭。
紐約現貨黃金價格在上周上漲了23.8美元/盎司,漲幅達1.9%,當周報收在1237.4美元/盎司。受到國際市場的鼓舞和國內實物黃金價格銷售大增的拉動,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主力1406合約在上周也小幅上漲1.6%,當周報收246.45元/克。在過去的十個交易日中,滬金累計上漲了2.6%。
此外,市場人士分析,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和道瓊斯-瑞銀商品指數上調黃金和白銀權重也是貴金屬反彈的原因。前者調整將從1月8日開始,后者將從1月9日開始,持續時間均為五個交易日。部分投資者在兩大主要大宗商品指數上調黃金和白銀權重之前囤積兩類金屬。追蹤兩大指數的基金可能需要買入相當于 142萬盎司黃金和4,050萬盎司白銀的衍生品合約。
不過,短期而言,有機構在1月3日發出警告,隨著歐美假期的結束,將有更多的交易商重回市場,而靠亞洲實物金買盤支持的上漲有可能會出現持續下跌的局面。
縮減QE帶來共同利空
共同的影響因素將來自QE。市場人士表示,美聯儲縮減QE,將提升美元利率,從而令美元恢復強勢,有機構甚至看高美元指數至100點的水平。無疑,這令以美元標價的黃金和原油將帶來共同的壓制。
2013年12月18日,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從2014年1月開始縮減QE規模,由每月85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規?s至750億美元,并根據經濟復蘇進展進一步縮減,有望于2014年年底完全退出QE政策。
于大宗商品而言,QE任何縮減或退出的言論都是利空?梢钥吹,過去的2013年成為了大宗商品接連跳水的一年,其內在邏輯是“水漲船高,水降船低”,貨幣(特別是美元)市場開始縮緊時,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將明顯隨之升降。
來自美國的最新經濟數據表現樂觀,加重國際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削減資產購買規模的預期,從而推升美元,施壓國際黃金、原油價格。其中,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3年12月28日季調后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0.2萬人至33.9萬人,為近一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預期34.4萬人。
此外,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3年11月營建指出月率增長1.0%,折合成年率為9344億美元,創200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7.0,預期為57.0。
目前而言,市場對2014年年底或2015年徹底退出QE已經給予了充分的預期,屆時將有更多資本回流到美元資產市場。美元強勢將會進一步拖累黃金、原油表現,特別是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其漲幅或在指數調整完畢后就再續跌勢。